關于防杜的成語 (8個)
-
1
慎防杜漸
- 成語拼音:
- shèn fáng dù jiàn
- 成語解釋:
- 慎:謹慎;防:提防,防止;杜:杜絕,堵塞;漸:事物的起始、發展。在錯誤或壞事剛萌芽時就加以制止,不讓它發展
- 成語出處:
- 《明史·王邦瑞傳》:“朝廷易置將帥,必采之公卿,斷自宸衷,所以慎防杜漸,示臣下不敢專也。”
-
2
杜微慎防
- 成語拼音:
- dù wēi shèn fáng
- 成語解釋:
- 杜:杜絕,斷絕;慎:謹慎。杜絕細微,謹慎防備萌芽。即消滅禍患難與共于萌芽狀態之中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明史·胡松傳》:“松言邊兵外也而內之,武庫仗內也而外之,非所以重肘腋,杜微慎防也,執弗許。
-
3
杜隙防微
- 成語拼音:
- dù xī fāng wēi
- 成語解釋:
- 杜隙:杜絕疏失。杜絕疏失,防患于未然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陳子龍《整飭京營疏》:“擇才望大臣素為都人信服者以統之,彈壓維制,杜隙防微,亦不為無助也。”
-
4
防微杜釁
- 成語拼音:
- fáng wēi dù xìn
- 成語解釋:
- 猶言防微杜漸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張居正《答上師相徐存齋》十九:“往奉臺翰,憐不肖之愚忠,教以防微杜釁,慎自持愛。”
-
5
防萌杜漸
- 成語拼音:
- fáng méng dù jiàn
- 成語解釋:
- 杜:堵住;漸:指事物的開端;萌:萌芽。在事故或災害尚未發生時就預防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后漢書 丁鴻傳》:“若敕政責躬,杜漸防萌,則兇妖銷滅,害除福湊矣。”
-
6
杜漸防微
- 成語拼音:
- dù jiàn fáng wēi
- 成語解釋:
- 杜:堵住;漸:指事物的開端;微:微小。錯誤或壞事剛冒頭就及時制止,不讓它發展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 葛洪《抱樸子 明本》:“昔之達人,杜漸防微,色斯而逝,夜不待旦。”
-
7
防微杜漸
- 成語拼音:
- fáng wēi dù jiàn
- 成語解釋:
- 防:提防;防止;微:微小;指事物的苗頭;杜:杜絕;堵塞;漸:事物的起始、發展。在錯誤、壞事、不良風氣等剛剛露苗頭時就加以制止;不使其發展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丁鴻傳》:“若敕政責躬,杜漸防萌,則兇妖消滅,害除福湊矣。”
-
8
杜漸防萌
- 成語拼音:
- dù jiàn fáng méng
- 成語解釋:
- 杜:堵住;漸:指事物的開端;萌:萌芽。在事故或災害尚未發生時就預防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丁鴻傳》:“若敕政責躬,杜漸防萌,則兇妖銷滅,害除福湊矣。”
* 關于防杜的成語 形容防杜的成語 描述防杜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