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遺遺的成語 (172個)

    101

    落世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í luò shì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忘棄置世俗之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·阮籍傳》:“籍聞步兵廚營人善釀,有貯酒三百斛,乃求為步兵校尉。落世事,雖去佐職,恒游府內,朝宴必與焉。”
    102

    孽余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í niè yú li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留下來的殘余勢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蘇轍《唐論》:“高帝(漢高祖)之世,反者九起,其孽余烈,至于文景,而為淮南、濟北、吳、楚之亂。”
    103

    世拔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í shì bá s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世越俗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張居正《與司成馬孟河書》:“夫世拔俗者,逸民之所操;明道濟物者,大賢之宏量也。”
    104

    世獨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í shì dú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世:棄世間之事。脫離社會獨立生活,不跟任何人往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蘇軾《前赤壁賦》:“飄飄乎,如世獨立,羽化而登仙。”
    105

    世越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í shì yuè s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超脫世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·魏·曹植《七啟》:“亦將有才人妙妓,世越俗,揚《北里》之流聲,紹《陽阿》之妙曲。”
    106

    軼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ì shì yí w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世人不大知道的事跡和傳說。多指不見于正式記載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劉師培《論說部與文學之關系》:“故單辭只義,軼事聞,咸筆之于書,以冀流傳久遠。”
    107

    聞軼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í wén yì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散失;傳的事跡。多指未經史書記載的事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周密《武林舊事》:“此十卷之本,乃從毛氏汲古閣之版傳抄。首尾完其,其間聞軼事,皆可備考稽。”
    108

    野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ě wú yí xi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民間沒有被棄置不用的人才。指任人唯賢,人盡其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尚書 大禹漠》:“野無賢,萬邦咸寧。”
    109

    形藏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í xíng cáng z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超脫形骸,舍棄心性,進入忘我的精神境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嚴遵《道德指歸論·上德不德》:“形藏志,與道相得。”
    110

    笑大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í xiào dà f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讓內行見笑。語本《莊子·秋水》:“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。”
    成語出處:
    語出《莊子·秋水》:“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。”明·荻岸散人《玉嬌梨》第八回:“晚生小子,怎敢在老先生面前放肆。況才非七步,未免一時笑大方。”
    111

    訓余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í xùn yú f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前代留下來的風尚教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宋書 明帝紀論》:“圣人立法垂制,所以必稱先王,蓋由訓余風,足以貽之來世也。”
    112

    養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ǎng yōng yí h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癰:毒瘡;患:禍害。生了毒瘡不去醫治;給自己釀成禍害。比喻對壞人、壞事姑息寬容;結果自己遭殃。也作“養癰害”、“養癰成患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 槐西雜志一》:“博善化之虛名,潰敗決裂乃至此,養癰貽患,我之謂也夫。”
    113

    簪脫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í zān tuō x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歡飲而不拘形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錢學綸《語新》卷上:“假敬神為名,列食歡呼,簪脫舄,雖云男女分曹,究屬面面相覷。”
    114

    補過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ǔ guò shí y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:糾正帝王的過失。填補、糾正帝王的過失。也指匡正、改掉自己的過失、缺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漢書 汲黯傳》:“出入禁闥,補過拾,臣之愿也。
    115

    余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yí yú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:保留;余力:剩余的力量。用出全部力量一點也不保留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劉向《戰國策 趙策三》:“秦不馀力矣,必且破趙軍。”
    116

    蠹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ù jiǎn yí b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泛指殘存的書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羅隱《詠史》:“蠹簡編試一尋,寂寥前事似如今。”
    117

    蕩然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ng rán wú y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蕩:洗滌;蕩然:干凈的樣子。全都毀壞,消失盡凈。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或毀壞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白居易《議碑碣詞賦》:“著誠去偽,小疵小弊,蕩然無矣。”
    118

    遁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ùn shì yí r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避世隱居而拋棄榮華富貴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慧遠《答何鎮南書》:“是故遁世榮,反俗而動。”
    119

    殆無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i wú jié y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殆:幾乎;孑:剩余。幾乎沒有一點余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周祗《與劉裕書諫伐蜀》:“然益土荒殘,野無青草,成都之內,殆無孑。”
    120

    洞悉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òng xī wú y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洞:深入,透徹;洞悉:知道。對一切觀察得很清楚
    成語出處:
    孫中山《倫敦被難記》:“此人之果為誰,及其抵英國后之一舉一動,本使館洞悉無。”
    * 關于遺遺的成語 形容遺遺的成語 描述遺遺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