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道道的成語 (373個)

    281

    回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ǎ dào huí f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回家
    成語出處:
    徐貴祥《歷史的天空》第12章:“將大卸幾塊的槍炮埋在筐下,上面蓋上蓑衣,興高采烈地打回府。”
    282

    德文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o dé wén zh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思想品德和學識學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辛棄疾《漁家傲·為余伯熙察院壽》:“德文章傳幾世,到君合上三臺位。”
    283

    而不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o ér bù jì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:走路。徑:小路。走路要走大路而不走小路,以免遇到危險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呂氏春秋·孝行覽》:“故舟而不游,而不徑,能全支體以守宗廟,可謂孝矣。”
    284

    古稽今,言遠合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o gǔ jī jīn,yán yuǎn hé jìn
    成語解釋:
    :講;稽:考核;合:契合。談論古時的事要結合今天的實際,說遠處的事要結合眼前的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桓寬《鹽鐵論·論災》:“夫古者稽之今,言遠者合之近。”
    285

    高魔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o gāo mó zhò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法力高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陶牧《七夕和儆廬仍用征字韻》:“高魔重文驅瘧,海涸桑枯路未平。”
    286

    打家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ǎ jiā jié d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到人家里和在路上搶奪財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關漢卿《四春園》第二折:“一生殺人放火,打家截,偷東摸西。”
    287

    盡途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o jìn tú qi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、途:路。走到路的盡頭。形容無路可走,面臨末日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五代史 李繼岌傳》:“繼岌徘徊泣下,謂李環曰:‘吾盡途窮,子當殺我。’”
    288

    得君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é jūn xíng d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得君:臣子獲得君主的信任;行:實行。有才學的人能得到賢明君主信任推行他的政治主張
    成語出處:
    朱自清《論不滿現狀》:“真能得君行,當然要多多少少改變那自己不滿別人也不滿的現狀。”
    289

    路藉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o lù jí j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藉藉:雜亂眾多的樣子。形容社會上紛紛互相傳告
    成語出處:
    蔡東藩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125回:“執事胸中方略,非局外人所能窺,而路藉藉,或謂執事者將循政府之意,而從事于武力解決。”
    290

    路以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o lù yǐ m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人們在路上相遇;只是相互看看;心里有怒怨;可什么話也不敢說。形容反動統治暴虐;社會上沒有言論自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國語 周語上》:“王怒,得衛巫,使監謗者,以告,則殺之。國人莫敢言,路以目。”
    291

    貌岸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o mào àn r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貌:正經;嚴肅的外貌;岸然:高傲;嚴肅的樣子。形容神態莊重;外貌嚴肅正經。現多用于諷刺故作正經表里不一的偽君子。也作“岸然貌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蒲松齡《聊齋志異 成仙》:“貌岸然。”
    292

    三不著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o sān bù zháo liǎ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:說話;著:接觸到。說話三句有兩句說不到地方。形容說話不著邊際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胡文煥《群音類選·蘇王文》:“三不著兩,四下亂倡揚,取得經來唐三藏,再莫管他人瓦上霜。”
    293

    山學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o shān xué hǎi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、學:學問。學識比天高比海深。形容學識淵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無名氏《鳴鳳記·鄒林游學》:“山學海功非淺,孔思周情文可傳。”
    294

    點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iǎn tóu dào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:說;是:對。表示贊同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第32卷:“公子自知手中只有五十金,此時費去大半,說到資斧困竭……不覺點頭是。”
    295

    聽耳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o tīng ěr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對傳聞之辭不加去取,盲目輕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葉燮《原詩·外篇下》:“村學究聽耳食,竊一言以詫新奇,此等之論是也。”
    296

    獨行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ú xíng qí d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:信念、主張。獨自去實現自己的主張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得志,與民由之;不得志,獨行其。”
    297

    學先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o xué xiān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思想、作風特別迂腐的讀書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二:“仲友喜的是俊爽名流,惱的是學先生。”
    298

    在人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o zài rén wé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事在人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金瓶梅詞話》第三一回:“凈云:不打緊,在人為,你見那里又一位王勃殿試來了。”
    299

    販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èr dào fàn z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非法地買進賣出商品以獲利的商販
    成語出處:
    路遙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五卷第13章:“人民幣魔力無邊,只要肯出高價,二販子手里有的是軟臥票。”
    300

    揚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 dào yáng biāo
    成語解釋:
    :路;鑣:馬嚼子;借指為馬;揚鑣:驅馬向前。分走不同的路。比喻人們分別發展和施展各自的聰明才智。比喻因志趣、目標不同而各走各的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北齊 魏收《魏書 拓跋志傳》:“洛陽我之豐沛,自應分路揚鑣。自今以后,可分路而行。”
    * 關于道道的成語 形容道道的成語 描述道道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