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遇到的成語 (126個)

    101

    適逢其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féng qí h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會:時機。恰巧那個時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薛用弱《集異記 李子牟》:“子牟客游荊門,適逢其會。”
    102

    傷弓之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ng gōng zhī ni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被弓箭嚇怕了的鳥。比喻受過驚嚇,一點動靜就怕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 苻生載記》:“傷弓之鳥,落于虛發。”
    103

    少見多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ǎo jiàn duō gu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少見:見識少。見識太少;事情就以為奇怪。多形容見聞淺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牟融《理惑論》:“諺云:'少所見,多所怪,睹駱駝,言馬腫背。”
    104

    時來運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í lái yùn xu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本來處境不利,機會,命運開始好轉。同“時來運轉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王玉峰《焚香記 相決》:“問何年是你的運來時旋?”
    105

    視若路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ruò lù r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看做路上的陌生人。指與親人或熟人非常疏遠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13卷:“漫然視若路人,甚而等之仇敵,敗壞彝倫,滅絕天理。”
    106

    神色不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 sè bù dò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神色:神情面容。意外或緊張的情勢,能鎮靜對待,表情不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靈》卷十:“和尚當時被節度使拋向水中,神色不動,如今何得恁么地?”
    107

    束手待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ù shǒu dài b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捆起手來等死。比喻困難不積極想辦法;坐著等失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宋史 禮志十七》:“與其束手待斃,曷若并計合謀,同心戮力。”
    108

    視同路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tóng lù r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路人:過路人,指素不相識的人。看做路上的陌生人。指與親人或熟人非常疏遠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109

    掃興而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ǎo xìng ér hu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掃興:指情緒低落。指不如意的事情而情緒低落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湯顯祖《牡丹亭·旅寄》:“早是暮冬,不提防嶺北風嚴,感了寒疾,又無掃興而回之理。”
    110

    替古人擔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ì gǔ rén dān yōu
    成語解釋:
    為古人所的困難、危險擔憂、發愁。比喻不必要的擔心和憂愁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詞話》第二十回:“我不信,打談的吊眼淚,替古人耽憂,這些都是虛,他若唱的我眼淚出來,我才算他好戲子。”
    111

    退如山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uì rú shān y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退卻時象一座山在移動。比喻變故,沉著鎮靜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吳子·應變》:“守以強弩,退如山移。”
    112

    挺身而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ǐng shēn ér ch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危難時;勇敢地站出來;擔當其任。挺:挺起身來;勇敢剛毅的樣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舊五代史 周 唐景思傳》:“后數日城陷,景思挺身而出,使人告于鄰郡,得援軍數百,逐其草冠,復有其城,毫民賴是以濟。”
    113

    頑鐵生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án tiě shēng gu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硬鐵放出光輝。比喻人好的機會就會大為改觀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14回:“俗語道得好:運去黃金減價,時來頑鐵生光。”
    114

    頑鐵生輝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án tiě shēng hu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硬鐵放出光輝。比喻人好的機會就會大為改觀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一卷:“運去黃金失色,時來頑鐵生輝。”
    115

    喜出望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ǐ chū wàng w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望:希望;意料。意外的喜事;心中非常高興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蘇軾《與李之儀》:“契闊八年,豈謂復有見日,漸近中原,辱書尤數,喜出望外。”
    116

    先入為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ān rù wéi zh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先聽進的話或先獲得的印象;往往在頭腦中占主導地位;以后再不同的意見時;就不容易接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 班固《漢書 息夫躬傳》:“唯陛下觀覽古戒,反覆參考,無以先入之語為主。”
    117

    盈科后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íng kē hòu jì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泉水坑洼,要充滿之后才繼續向前流。比喻學習應步步落實,不能只圖虛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原泉混混,不舍晝夜,盈科而后進,放乎四海。”
    118

    怨天憂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uàn tiān yóu r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怨:怨恨;天:命運;憂:責怪。怨恨天命,責怪別人。形容不稱心的事情一味歸咎客觀,埋怨別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憲問》:“不怨天,不尤人,下學而上達。”
    119

    怨天尤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uàn tiān yóu r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怨恨天命;責怪別人(怨:怨恨;天:這里指命運;尤:責怪;歸罪)。形容不稱心的事情一味歸咎客觀;埋怨別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憲問》:“不怨天,不尤人,下學而上達。”
    120

    擇禍從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é huò cóng q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災禍或損失不可避免時只好選擇輕的,力爭減輕災禍的程度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國語·晉語》:“擇福莫若重,擇禍莫若輕,福無所用輕,禍無所用重。”
    * 關于遇到的成語 形容遇到的成語 描述遇到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