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遲遲的成語 (21個)
-
1
遲徊不決
- 成語拼音:
- chí huái bù jué
- 成語解釋:
- 猶言遲疑不決。
- 成語出處:
-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辛亥革命·清廷預備立憲》:“為朝廷計,與其遲徊不決以啟天下之疑,何如明示政綱以箝黨人之口。”
-
2
遲徊觀望
- 成語拼音:
- chí huái guān wàng
- 成語解釋:
- 猶言遲疑觀望。
- 成語出處:
- 劉揆一《黃興傳記》:“主張國內軍事當局,乘日本大隈內閣遲徊觀望之時,及早自動,以武力收回青島。”
-
3
遲疑不定
- 成語拼音:
- chí yí bù dìng
- 成語解釋:
- 猶言遲疑不決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易·蒙》“初筮告,再三瀆,瀆則不告”唐·孔穎達疏:“師若遲疑不定,或再或三,是褻瀆,瀆則不告。”
-
4
遲疑顧望
- 成語拼音:
- chí yí gù wàng
- 成語解釋:
- 猶言遲疑觀望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劉餗《惰唐嘉話》卷中:“[李勣]今若即發者,我死后可親任之,如遲疑顧望,便當殺之。”
-
5
遲疑觀望
- 成語拼音:
- chí yí guān wàng
- 成語解釋:
- 謂猶豫等待,不作決定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李漁《比目魚·肥遁》:“相公,俞旨既下,就該速速抽身,為什么還要遲疑觀望?”
-
6
遲暮之年
- 成語拼音:
- chí mù zhī nián
- 成語解釋:
- 遲暮:黃昏,比喻晚年。指人至老年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荑荻散人《玉嬌梨》第三回:“年兄之論固正,但只是年兄遲暮之年,當此嚴冷之際,塞外驅馳,良不容易。”
-
7
遲疑不斷
- 成語拼音:
- chí yí bù duàn
- 成語解釋:
- 猶言遲疑不決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韓愈《淪淮西事宜狀》:“遲疑不斷,未有能成其事者也。”
-
8
遲疑未決
- 成語拼音:
- chí yí wèi jué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拿不定主意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新五代史 前蜀世家 王建傳》:“昭度遲疑未決,建遣軍士擒昭度親吏于軍門,臠而食之。
-
9
毫不遲疑
- 成語拼音:
- háo bù chí yí
- 成語解釋:
- 毫:一點兒。一點兒也不遲疑
- 成語出處:
- 毛澤東《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》:“他們毫不遲疑地向土豪劣紳營壘進攻。”
-
10
姍姍來遲
- 成語拼音:
- shān shān lái chí
- 成語解釋:
- 舊時形容女子走路遲緩從容的樣子。形容慢騰騰地來晚了。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 班固《漢書 外戚傳上 孝武李夫人》:“是邪,非邪?立而望之,偏何姍姍其來遲。”
* 關于遲遲的成語 形容遲遲的成語 描述遲遲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