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連連的成語 (176個)

    101

    天匝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án tiān zā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規模大,數量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屠隆《彩毫記·歸隱山泉》:“那管他翻云覆雨把冤家構,天匝地兵戈斗,真個是一往冥鴻不可求。”
    102

    宵達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án xiāo dá d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通宵達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卷:“那些王孫公子來一遍,動不動有幾個幫閑,宵達旦,好不費事。”
    103

    輿接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án yú jiē x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行并車,止同席。形容親密友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梁書·昭明太子統傳》:“望苑招賢,華池愛客,輿接席。”
    104

    州跨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án zhōu kuà jù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遍及各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楊炯《大周明威將軍梁公神道碑》:“州跨郡,邁陶氏之隆甚;開國承家,掩張門之累葉。”
    105

    章累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án zhāng lèi d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篇累牘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劉知畿《史通·核才》:“遂使握管懷鉛,多無銓綜之識;章累牘,罕逢委婉之言。”
    106

    珠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án zhū p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續的火炮。比喻說話很快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54回:“高廉引了人馬,急去追趕,忽聽得山坡后珠炮響,心中疑惑,便收轉人馬回來。”
    107

    枝同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án zhī tóng q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《呂氏春秋·精通》:“故父母之于子也,子之于父母也,一體而兩分,同氣而異息。”舊題漢蘇武《詩》之一:“況我枝樹,與子同一身。”后以“枝同氣”比喻同胞兄弟姐妹或情如兄弟的親密關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呂氏春秋·精通》:“故父母之于子也,子之于父母也,一體而兩分,同氣而異息。”舊題漢蘇武《詩》之一:“況我枝樹,與子同一身。”
    108

    炮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ào huǒ lián t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炮火:戰場上發射出的炮彈在爆炸后產生的火焰;天:接著天空。形容槍炮聲、光焰等與天空相接;戰爭十分激烈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:“這不過演放兩三響已經就這樣了,何況炮火天,親臨大敵呢,自然也要逃走了。”
    109

    十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í zhǐ lián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十個指頭著心。表示身體的每個小部分都跟心有不可分的關系。比喻親人跟自身休戚相關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湯顯祖《南柯記 情盡》:“哎也!焚燒十指心痛,圖得三生見面圓。”
    110

    同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ng qì lián z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同胞的兄弟姐妹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梁·周興嗣《千字文》:“孔懷兄弟,同氣枝。”
    111

    行則輿,止則接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íng zé lián yú,zhǐ zé jiē x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行:出行;輿:車子;止:休息;席:坐席。出行時車子相,休息時座位相接。形容兩人關系密切,形影不離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·魏·曹丕《與吳質書》:“昔日游處,行則輿,止則接席,何曾須臾相失。”
    112

    啞子吃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ǎ zǐ chī huáng li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歇后語。比喻有苦說不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伏雌教主《醋葫蘆》第三回:“正是啞子吃黃,苦在自肚里,敢怒不敢言。”
    113

    啞子吃黃,說不出的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ǎ zǐ chī huáng lián,shuō bù chū de k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:中藥,味苦。啞巴吃了黃,嘴里說不出來。比喻有苦難言
    成語出處:
    曾樸《孽海花》第八回:“只苦我國不知地理,啞子吃黃,說不出的苦。”
    114

    扎根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ā gēn chuàn li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深入群眾并將分散的群眾串起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周鳴鋼《沒有雙手的女英雄》:“她和許多土改干部一樣搞好了扎根串的工作。”
    115

    蔓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ū lián màn yǐ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廣泛株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明史 奸臣傳 胡惟庸》:“帝發怒,肅清逆黨,詞所及坐誅者三萬余人。及為《昭示奸黨錄》,布告天下,株蔓引,迄數年未靖云。”
    116

    拔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á máo lián r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茅:白茅,一種多年生的草;茹:植物根部互相牽的樣子。比喻互相推薦,用一個人就帶引進許多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易 泰》:“拔茅茹,以其匯。”王弼注:“茅之為物,拔其根而相牽引者也。茹,相牽引之貌也。”
    117

    吹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uī jiǎo lián y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角:古代軍中所吹的樂器。指整個軍營響著進攻的號角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辛棄疾《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語以寄》:“醉里挑燈看劍,夢回吹角營。
    118

    兜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ōu dǔ lián ch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兜:圍繞,引申為包括;肚:指動物的胃。包括肚子同腸子。比喻全部東西一起處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狂人日記》:“吃了幾筷,滑溜溜的不知道是魚是人,便把他兜肚腸的吐出。”
    119

    沸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èi fǎn lián t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沸反盈天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說岳全傳》第六七回:“那黑虎帶來的兩員偏將,給散了眾軍羊酒,仍回到殿上,聽得里面沸反天,拔出腰刀搶進來。”
    120

    烽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huò lián ni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烽火: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。比喻戰火或戰爭。指戰火年不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戴良《九靈山房集·二四·登大牢山》:“那堪回首東南地,烽火年警報聞。”
    * 關于連連的成語 形容連連的成語 描述連連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