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賢士的成語 (21個)
-
1
招賢納士
- 成語拼音:
- zhāo xián nà shì
- 成語解釋:
- 招:招收;賢:有德有才的人;納:接受;士:指讀書人。招收賢士,接納書生。指網羅人才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戰國策·燕策一》:“燕昭王即位,卑身厚幣以招賢者。”元·馬致遠《陳摶高臥》第二折:“早則是澤及黎民,又待要招賢納士禮殷勤,幣帛降玄纁。”
-
2
招賢禮士
- 成語拼音:
- zhāo xián lǐ shì
- 成語解釋:
- 招:招收;賢:有才德的人;士:指讀書人。招收賢士,接納書生。指廣泛網羅人才
- 成語出處:
- 宋·陳亮《酌古論·曹公》:“……光輔漢帝,招賢禮士,修明庶政,以宰天下。”
-
3
招賢下士
- 成語拼音:
- zhāo xián xià shì
- 成語解釋:
- 招:招收;賢:有才德的人;士:指讀書人。招收賢士,接納書生。指廣泛網羅人才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89回:“于是宣王招賢下士,疏遠嬖佞……齊國大治。”
-
4
納士招賢
- 成語拼音:
- nà shì zhāo xián
- 成語解釋:
- 招:招收;賢:有德有才的人;納:接受;士:指讀書人。招收賢士,接納書生。指網羅人才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戰國策 燕策一》:“燕昭王即位,卑身厚幣以招賢者。”元 馬致遠《陳摶高臥》第二折:“早則是澤及黎民,又待要招賢納士禮殷勤,幣帛降玄纁。”
-
5
求賢下士
- 成語拼音:
- qiú xián xià shì
- 成語解釋:
- 訪求賢士且禮遇之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陳汝元《金蓮記·構釁》:“每勸圣上誠意正心,求賢下士,圣上為之改容。”
-
6
禮賢下士
- 成語拼音:
- lǐ xián xià shì
- 成語解釋:
- 禮:以禮相待;對待有禮貌;賢:指賢士;有美德、有才能的人;下:謙居于別人之下;以示對人尊敬;士:舊指有知識學問的人。對賢者以禮相待;對學者非常尊敬。舊時形容封建君主或官員尊敬和 重視人才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新唐書 李勉傳》:“其在朝廷,鯁亮謙介,為宗臣表,禮賢下士有終始,嘗引李巡、張參在幕府。”
-
7
法家拂士
- 成語拼音:
- fǎ jiā bì shì
- 成語解釋:
- 拂:通“弼”。法家:明法度的大臣;拂士:輔弼之士。指忠臣賢士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入則無法家拂士,出則無敵國外患者,國恒亡。”
-
8
燕駿千金
- 成語拼音:
- yàn jùn qiān jīn
- 成語解釋:
- 戰國時,燕昭王即位后急于招攬人才。郭隗以馬為喻,說古代君王懸賞千金賣千里馬,三年后得一死馬,用五百金買下馬骨,于是不到一年,得到三匹千里馬,勸說燕昭王若能真心求賢,賢士將聞風而至。見《戰國策·燕策一》。后以“燕駿千金”為招納賢士之典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時,燕昭王即位后急于招攬人才。郭隗以馬為喻,說古代君王懸賞千金賣千里馬,三年后得一死馬,用五百金買下馬骨,于是不到一年,得到三匹千里馬,勸說燕昭王若能真心求賢,賢士將聞風而至。見《戰國策·燕策一》。
-
9
筑臺募士
- 成語拼音:
- zhù tái mù shì
- 成語解釋:
- 募:招寡。比喻廣泛招納賢士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范仲淹《帝王好尚論》:“湯五聘伊尹,文王躬迎呂望,周公握發吐哺以待白屋之士,鄭武公好賢而詩雅歌之,燕昭王筑臺募士而智者歸之。”
-
10
進賢興功
- 成語拼音:
- jìn xián xīng gōng
- 成語解釋:
- 謂薦舉賢士功臣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周禮·夏官·大司馬》:“進賢興功,以作邦國。”賈公彥疏:“以臣有賢有功舉之與官,則起邦國之內勸善樂業之心,使不惰廢善業也。”
-
11
囊里盛錐
- 成語拼音:
- náng lǐ shèng zhuī
- 成語解釋:
- 《史記·平原君虞卿列傳》:“平原君曰:‘夫賢士之處世也,譬若錐之處囊中,其末立見……’毛遂曰:‘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。使遂早得處囊中,乃穎脫而出,非特其末見而已。’”后以“囊里盛錐”謂讓有才能的人得到機會表現自己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史記·平原君虞卿列傳》:“平原君曰:‘夫賢士之處世也,譬若錐之處囊中,其末立見……’毛遂曰:‘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。使遂早得處囊中,乃穎脫而出,非特其末見而已。’”
-
12
推賢進善
- 成語拼音:
- tuī xián jìn shàn
- 成語解釋:
- 推薦賢士,引進好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蘇鶚《杜陽雜編》上卷:“上親自考試,用絕請托之門,是時文學相高,公道大振,得路者咸以推賢進善為意。”
-
13
推賢舉善
- 成語拼音:
- tuī xián jǔ shàn
- 成語解釋:
- 推:舉薦。舉薦賢士,引進好人
- 成語出處:
- 元·無名氏《伐晉興齊》第四折:“喜孜孜推賢舉善,永綿綿龍虎風云。”
-
14
推賢任人
- 成語拼音:
- tuī xián rèn rén
- 成語解釋:
- 推:舉薦。推薦賢士,任用能人
- 成語出處:
- 唐·嚴郢《駁議呂湮》:“公踐臺衡,專以推賢任人為務。”
-
15
推轂薦士
- 成語拼音:
- tuī gǔ jiàn shì
- 成語解釋:
- 轂:車輪中心;推轂:比喻推薦人才;薦:舉薦。推舉人才,引薦賢士
- 成語出處:
- 唐·權德輿《齊成公神道碑銘序》:“其他推轂薦士,為廷臣,成天下重名碩望者,不可勝書。”
-
16
素絲良馬
- 成語拼音:
- sù sī liáng mǎ
- 成語解釋:
- 以之為禮遇賢士之辭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 鄘風 干旄》:“素絲紕之,良馬四之。”鄭玄箋:“素絲者以為縷,以縫紕旌旗之旒縿。”朱熹集傳:“言衛大夫乘此車馬,建此旌旄,以見賢者。”
-
17
鶴鳴九皋
- 成語拼音:
- hè míng jiǔ gāo
- 成語解釋:
- 九皋:深澤。鶴鳴于湖澤的深處,它的聲音很遠都能聽見。比喻賢士身隱名著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·小雅·鶴鳴》:“鶴鳴于九皋,聲聞于野。”
-
18
燕金募秀
- 成語拼音:
- yàn jīn mù xiù
- 成語解釋:
- 相傳戰國時燕昭王筑黃金臺以接待天下賢士。后以“燕金募秀”為招納賢士之典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范仲淹《上張侍郎啟》:“伏遇留守侍郎燕金募秀,蔡屣延才,鐸宣百世之文,旌集四方之善。”
-
19
振鷺充庭
- 成語拼音:
- zhèn lù chōng tíng
- 成語解釋:
- 振鷺:振動翅膀的白鷺。白鷺群飛,集于庭中。比喻遠方賢士紛紛前來,朝廷人才濟濟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·揚雄《劇秦美新》:“振鷺之聲充庭,鴻鸞之黨漸階。”
-
20
振鷺在庭
- 成語拼音:
- zhèn lù zài tíng
- 成語解釋:
- 振鷺:振動翅膀的白鷺。白鷺群飛,集于庭中。比喻遠方賢士紛紛前來,朝廷人才濟濟
- 成語出處:
- 《文選·任聳》:“伏惟陛下道隱旒纊,信充符璽,六飛同塵,五讓高世,白駒空谷,振鷺在庭,猶懼隱鱗卜祝,藏器屠保。”
* 關于賢士的成語 形容賢士的成語 描述賢士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