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調調的成語 (80個)
-
41
調三斡四
- 成語拼音:
- diào sān wò sì
- 成語解釋:
- 挑撥是非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吳昌齡《張天師》第三折:“你休那里便伶牙俐齒,調三斡四,說人好歹,訐人曖昧。”
-
42
調朱弄粉
- 成語拼音:
- diào zhū nòng fěn
- 成語解釋:
- 調弄脂粉,打扮妝飾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朱淑真《恨別》詩:“調朱弄粉總無心,瘦覺寬馀纏臂金。”
-
43
風調雨順
- 成語拼音:
- fēng tiáo yǔ shùn
- 成語解釋:
- 調:調和;配合得均勻合適;順:適合需要。形容風雨及時;有利于作物的生長。現比喻客觀條件有利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舊唐書 禮儀志一》引《六韜》:“既而克殷,風調雨順。”
-
44
古調不彈
- 成語拼音:
- gǔ diào bù tán
- 成語解釋:
- 陳調不再彈。比喻過時的東西不受歡迎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劉長卿《聽彈琴》詩:“泠泠七弦上,靜吹松風寒。古調雖自愛,今人多不彈。”
-
45
怪腔怪調
- 成語拼音:
- guài qiāng guài diào
- 成語解釋:
- 怪:奇異的。形容人的腔調怪異
- 成語出處:
- 宗璞《東藏記》第三章:“米太太的中國話怪腔怪調。”
-
46
改曲易調
- 成語拼音:
- gǎi qǔ yì diào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改變策略或做法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·魏志·蔣濟傳》:“臣竊亮陛下潛神默思,公聽并觀,若事有未盡于理而物有未周于用,將改曲易調,遠與黃唐角功,近昭武文之跡,豈近習而已哉!”
-
47
胡歌野調
- 成語拼音:
- hú gē yě diào
- 成語解釋:
- 指下流的歌曲小調
- 成語出處:
- 明·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21回:“牛浦回家,問著他,總歸不出一個清帳,口里只管之乎者也,胡歌野調,胡支扯葉。”
-
48
內查外調
- 成語拼音:
- nèi chá wài diào
- 成語解釋:
- 指在單位內外調查事情的真實情況
- 成語出處:
- 《人民日報》1983.11.29:“經過一個星期的內查外調,掌握了大量證據,很快就挖出了這個由八人組成的貪污盜竊團伙。”
-
49
弄粉調朱
- 成語拼音:
- nòng fěn diào zhū
- 成語解釋:
- ①謂以脂粉飾容。②喻雕琢辭藻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周邦彥《丹鳳吟》詞:“弄粉調朱柔素手,問何時重握。”
-
50
拿腔作調
- 成語拼音:
- ná qiāng zuò diào
- 成語解釋:
- 故意裝出特殊的腔調
- 成語出處:
-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冠先生拿腔作調的說:‘請太太不要發脾氣!’說罷,戴起帽子,懶洋洋的走出去。”
-
51
品竹調弦
- 成語拼音:
- pǐn zhú diào xián
- 成語解釋:
- 亦作“品竹調絲”。泛指吹彈管弦樂器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武漢臣《玉壺春》第一折:“一行行品竹調弦。”
-
52
琴瑟相調
- 成語拼音:
- qín sè xiāng tiáo
- 成語解釋:
- 琴瑟:古代兩種樂器。比喻夫妻恩愛,感情融洽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·小雅·棠棣》:“妻子好合,如鼓琴瑟。”
-
53
饒舌調唇
- 成語拼音:
- ráo shé tiáo chún
- 成語解釋:
- 饒舌,多嘴。調唇,耍嘴皮子。指多嘴多舌,搬弄是非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無名氏《蘇九淫奔》第一折:“我恰待饒舌調唇,怎當他拔樹尋根。”
-
54
瑟弄琴調
- 成語拼音:
- sè nòng qín tiáo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夫婦感情融洽。
- 成語出處:
- 語出《詩小雅常棣》:“妻子好合,如鼓琴瑟。”
-
55
瑟調琴弄
- 成語拼音:
- sè tiáo qín nò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夫婦感情融洽。
- 成語出處:
- 語出《詩小雅常棣》:“妻子好合,如鼓琴瑟。”
-
56
調三窩四
- 成語拼音:
- tiáo sān wō sì
- 成語解釋:
- 搬弄是非,挑拔離間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71回:“少不得意,不是背地里嚼舌根,就是調三窩四的。”
-
57
野調無腔
- 成語拼音:
- yě diào wú qiāng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言行放肆,沒有禮貌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白雪遺音 馬頭調 九盡寒退》:“橫吹短笛,一聲一聲把春歌唱,野調無腔。”
-
58
雨順風調
- 成語拼音:
- yǔ shùn fēng tiáo
- 成語解釋:
- 調:調和;順:和協。風雨及時適宜。形容風雨適合農時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六韜》:“既而克殷,風凋雨順。”
-
59
班門調斧
- 成語拼音:
- bān mén diào fǔ
- 成語解釋:
- 班:魯班,春秋時期魯國人,著名的木匠;調:耍弄。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。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,不自量力
- 成語出處:
- 清·荑荻散人《玉嬌梨》第八回:“庸碌小巫,怎敢在班門調斧,然老先生臺命殷殷,又不敢違,卻將奈何?”
-
60
才調秀出
- 成語拼音:
- cái diào xiù chū
- 成語解釋:
- 才調:才情。形容才情風格優異出眾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·王接傳論》:“才調秀出,見賞知音。”
* 關于調調的成語 形容調調的成語 描述調調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