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調調的成語 (80個)
-
21
老調重彈
- 成語拼音:
- lǎo diào chóng tán
- 成語解釋:
- 調:調子;曲調。陳舊的曲調重新彈奏。比喻已經說過的話再說過;也指說話或文章沒有新意。
- 成語出處:
- 鄒韜奮《無政府與民主政治》:“如今不過是略換花樣,實際是老調重彈罷了。”
-
22
離山調虎
- 成語拼音:
- lí shān diào hǔ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用計謀調動對方離開原地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白雪遺音·八角鼓·精忠》:“岳老爺得勝不班師,秦檜東窗定巧計,私造金牌傳假旨,暗使離山調虎計,風波亭上死的屈。”
-
23
弄粉調脂
- 成語拼音:
- nòng fěn tiáo zhī
- 成語解釋:
- 調:調和;脂:胭脂。指以脂粉妝飾容顏
- 成語出處:
- 《貨郎旦》第四折:“我本是窮鄉寡婦,沒什的艷色嬌子,又不會賣風流弄粉調脂,又不會按宮商品竹彈絲。”
-
24
南腔北調
- 成語拼音:
- nán qiāng běi diào
- 成語解釋:
- 南、北:指一個國家的南方、北方;腔:語調。形容口音不純;說話夾雜各地方言;也可泛指各地方言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趙翼《檐曝雜記 慶典》:“每數十步間一戲臺,南腔北調,備四方之樂。”
-
25
品竹調絲
- 成語拼音:
- pǐn zhú diào sī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品竹調弦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洪楩《清平山堂話本·柳耆卿詩酒玩江樓記》:“[柳耆卿]吟詩作賦,琴棋書畫,品竹調絲,無所不通。”
-
26
遣將調兵
- 成語拼音:
- qiǎn jiāng diào bīng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遣兵調將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90回:“你既是昆侖之士,理當遣將調兵,共決雌雄。”
-
27
琴瑟調和
- 成語拼音:
- qín sè tiáo hé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夫妻恩愛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群音類選 》:“琴瑟調和,百年相聚。”
-
28
調和鼎鼐
- 成語拼音:
- tiáo hé dǐng nài
- 成語解釋:
- 鼎:古代烹調食物的器具,三足兩耳;鼐:大鼎。于鼎鼐中調味。比喻處理國家大事。多指宰相職責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舊唐書·裴度傳》:“果聞勿藥之喜,更喜調鼎之功。”
-
29
調劑鹽梅
- 成語拼音:
- tiáo jì yán méi
- 成語解釋:
- 調劑:調整使洽宜;鹽梅:咸味和酸味。比喻協調平衡不同的力量或因素。指調解家庭糾紛
- 成語出處:
- 《尚書·說命下》:“若作和羹,爾惟鹽梅。”
-
30
調絲弄竹
- 成語拼音:
- tiáo sī nòng zhú
- 成語解釋:
- 絲:弦樂器;竹:管樂器。彈撥吹奏樂器
- 成語出處:
- 元·湯式《贈人》:“論文時蕓窗下摘句尋章,論武時柳營內調絲弄竹。”
-
31
調弦弄管
- 成語拼音:
- tiáo xián nòng guǎn
- 成語解釋:
- 弦:弦樂器;管:管樂器。彈撥吹奏樂器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楊柔勝《玉環記·玉簫嘆懷》:“調弦弄管,持觴舉杯;吟風詠月,朝東暮西。”
-
32
調嘴學舌
- 成語拼音:
- tiáo zuǐ xué shé
- 成語解釋:
- 調嘴:耍嘴皮。指背地里說人閑話,搬弄是非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洪楩《清平山堂話本·快嘴李翠蓮記》:“這早晚,東方將亮了,還不梳妝完,尚兀子調嘴弄舌!”
-
33
眾口難調
- 成語拼音:
- zhòng kǒu nán tiáo
- 成語解釋:
- 眾人的口味很難調配恰當。比喻難以讓所有的人都滿意。調:調理;調配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歐陽修《歸田錄》第一卷:“和傅說之羹,實難調于眾口。”
-
34
步調一致
- 成語拼音:
- bù diào yī zhì
- 成語解釋:
- 步調:走路時腳步的大小快慢。比喻進行某種活動;采取同一步驟;同一方式。
- 成語出處:
- 毛澤東《整頓黨的作風》:“在這種種方面,都應該提高共產主義精神,防止宗派主義傾向,使我們的黨達到隊伍整齊,步調一致的目的,以利戰斗。”
-
35
補苴調胹
- 成語拼音:
- bǔ jū tiáo ér
- 成語解釋:
- 補苴:補綴;調胹:烹調煮熟。比喻經過加工使之完美
- 成語出處:
- 宋·王安石《漣水軍淳化院經藏記》:“博聞該見有志之士,補苴調胹,冀以就完而力不足,又無可為之地,故終不得。”
-
36
調兵遣將
- 成語拼音:
- diào bīng qiǎn jiàng
- 成語解釋:
- 調動軍隊;派遣將領;或是調動、安排人力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:“寫書教太師知道,早早調兵遣將,剿除賊寇報仇。”
-
37
調詞架訟
- 成語拼音:
- diào cí jià sòng
- 成語解釋:
- 調唆他人訴訟。
- 成語出處:
- 孫梨《白洋淀紀事·鐘》:“尼姑在社會上并沒有特殊地位,可是因為她是林德貴的知己,她竟能調詞架訟,成了村里政治舞臺上的要人。”
-
38
調度征求
- 成語拼音:
- diào dù zhēng qiú
- 成語解釋:
- 調度:征斂賦稅;征求:征斂需索。指征斂賦稅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桓帝紀》:“其令大司農絕今歲調度征求,及前年所調未畢者,勿復收責。”
-
39
調虎離窠
- 成語拼音:
- diào hǔ lí kē
- 成語解釋:
- 調:調動,引誘;窠:動物的巢穴。比喻用計使敵方離開有利的地方,以便乘機行事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郭勛《英烈傳》第73回:“天已大明,李文忠把大隊人馬,徑抵應昌城外安營。此是劉軍師這調虎離窠之計。”
-
40
鼎鼐調和
- 成語拼音:
- dǐng nai diào hé
- 成語解釋:
- 相傳商武丁問傅說治國之方,傅以如何調和鼎中之味喻說,遂輔武丁以治國。后因以“鼎鼐調和”比喻處理國政。
- 成語出處:
- 相傳商武丁問傅說治國之方,傅以如何調和鼎中之味喻說,遂輔武丁以治國。
* 關于調調的成語 形容調調的成語 描述調調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