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襲襲的成語 (24個)
-
1
蹈襲前人
- 成語拼音:
- dǎo xí qián rén
- 成語解釋:
- 蹈襲:因襲,沿用。因襲前人,缺乏創新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宋史 米芾傳》:“芾為文奇險,不蹈襲前人軌轍。”
-
2
什襲以藏
- 成語拼音:
- shí xí yǐ cáng
- 成語解釋:
- 什:形容多;襲:重迭。一層又一層把東西包裹起來。形容十分珍重地收藏好物品。同“什襲而藏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九十五回:“人家競相傳鈔,什襲以藏。”
-
3
什襲珍藏
- 成語拼音:
- shí xí zhēn cáng
- 成語解釋:
- 什:形容多;襲:量詞,套,層。將物品層層包裹,珍重地藏好。形容極珍重地收藏物品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太平御覽》卷五十一引《闞子》:“宋之愚人得燕石于梧臺之東,歸而藏之,以為大寶。周客聞而觀焉。主人冕玄服以發寶。華匱十重,緹巾十襲。”
-
4
襲凡蹈故
- 成語拼音:
- xí fán dǎo gù
- 成語解釋:
- 襲:因襲;蹈:蹈襲。因襲俗套,循蹈舊軌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方孝孺《與舒君書》:“世人或不察其立辭之說,而徒取其所謂襲凡蹈故,綴緝成篇者。”
-
5
傳圭襲組
- 成語拼音:
- chuán guī xí zǔ
- 成語解釋:
- 謂取得功名。圭,古代帝王、諸侯舉行隆重儀式時所用的玉制禮器;組,古代官員系印的絲帶,轉指官印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宋濂《送黃仲恭赴官馀姚序》:“士君子非以傳圭襲組為難,能世其德業為難。”
-
6
傳龜襲紫
- 成語拼音:
- chuán guī xí zǐ
- 成語解釋:
- 指繼承高爵顯位。漢制,公侯皆佩紫綬龜紐金印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后漢書 陰識傳贊》:“恂恂苗胤,傳龜襲紫。”李賢注:“公侯紫綬金印龜紐。”
-
7
東抄西襲
- 成語拼音:
- dōng chāo xī xí
- 成語解釋:
- 胡亂抄襲別人的文章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文明小史》第三四回:“毓生又會想法,把人家譯就的西文書籍,東抄西襲,作為自己譯的東文稿子,印出來,人家看得佩服。”
-
8
勞師襲遠
- 成語拼音:
- láo shī xí yuǎn
- 成語解釋:
- 發動軍隊襲擊遠方的敵人,多指冒險的軍事活動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左傳·僖公三十二年》:“勞師以襲遠,非所聞也。”
-
9
什襲而藏
- 成語拼音:
- shí xī ér cáng
- 成語解釋:
- 什:形容多;襲:量詞,套,層。將物品層層包裹,珍重地藏好。形容極珍重地收藏物品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張守《跋唐千文帖》:“當與夏璜趙璧什襲而藏。”
-
10
襲常綴瑣
- 成語拼音:
- xí cháng zhuì suǒ
- 成語解釋:
- 襲:因襲;綴:拼合。襲用常言,堆砌瑣語。比喻行文水平和風格均不高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方苞《書后》:“震川之文,鄉曲應酬者十六七,而又循請者之意,襲常綴瑣,雖欲大遠于俗言,其道無由。”
* 關于襲襲的成語 形容襲襲的成語 描述襲襲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