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虛名的成語 (29個)
-
1
徒負虛名
- 成語拼音:
- tú fù xū míng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徒有虛名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茅盾《子夜》:“我知道趙伯韜肯放款子,就可惜我這‘紅頭火柴’徒負虛名,和這位財神爺竟沒有半面之交!”
-
2
徒擁虛名
- 成語拼音:
- tú yōng xū míng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徒有虛名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高陽《慈禧全傳》:“兵部徒擁虛名,擬正名為陸軍部,以練兵處、太仆寺并入,而海軍部暫隸焉。”
-
3
忝竊虛名
- 成語拼音:
- tiǎn qiè xū míng
- 成語解釋:
- 忝:謙詞,愧;竊:竊據。空有虛名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曾國藩《曾國藩日記》:“忝竊虛名,毫無實際,愧悔之至!”
-
4
沽激虛名
- 成語拼音:
- gū jī xū míng
- 成語解釋:
- 沽激:矯情求譽;虛名:名不副實。指以偽裝騙取名譽
- 成語出處:
- 宋·邵伯溫《邵氏聞見錄》第22卷:“康節先公深達世務,不以沽激取虛名如此。”
-
5
虛名在外
- 成語拼音:
- xū míng zài wài
- 成語解釋:
- 虛名:與實際情況不符的名聲。在外界有一個虛而不實的名聲
- 成語出處:
-
6
虛名薄利
- 成語拼音:
- xū míng bó lì
- 成語解釋:
- 虛:空;薄:淡泊。不慕虛名,不貪小利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郭勛《雍熙樂府》第四卷:“彼也虛名薄利。任他人祿重官髙,橪指間朱顏昨日,急回頭白發明朝。”
-
7
枉擔虛名
- 成語拼音:
- wǎng dān xū míng
- 成語解釋:
- 枉:徒然。白白占有名位,形同虛設;空有其名并無實際內容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:“現在這兩位姨娘,也是枉擔虛名的。”
-
8
名不副實
- 成語拼音:
- míng bù fù shí
- 成語解釋:
- 名:名稱;副:相稱;相符合。名聲與事實不相符合。指空有虛名。
- 成語出處:
- 三國 魏 劉邵《人物志 效難》:“中情之人,名不副實,用之有效。”
-
9
徒有虛名
- 成語拼音:
- tú yǒu xū míng
- 成語解釋:
- 空有名望。指有名無實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九十五回:“卻說司馬懿回到寨中,使人打聽是何將引兵守街亭。回報曰:‘乃馬良之弟馬謖也。’懿笑曰:‘徒有虛名,乃庸才耳!’”
-
10
有名無實
- 成語拼音:
- yǒu míng wú shí
- 成語解釋:
- 光有虛名;并無事實。指實際上并不是那么好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國語 晉語八》:“吾有卿之名,而無其實。無以從二三子,吾是以憂,子賀我何故?”
-
11
蝸角虛名
- 成語拼音:
- wō jiǎo xū míng
- 成語解釋:
- 蝸角:蝸牛的角,比喻細微。微小而沒有作用的名聲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蘇軾《滿庭芳 或注警悟》詞:“蝸角虛名,蠅頭微利,算來著甚干忙。”
-
12
挹斗揚箕
- 成語拼音:
- yì dòu yáng jī
- 成語解釋:
- 《詩·小雅·大東》:“維南有箕,不可以簸揚;維北有斗,不可以挹酒漿。”孔穎達疏:“言維此天上,其南則有箕星,不可以簸揚米粟;維此天上,其北則有斗星,不可以挹U其酒漿。”因以“挹斗揚箕”謂徒有虛名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·小雅·大東》:“維南有箕,不可以簸揚;維北有斗,不可以挹酒漿。”孔穎達疏:“言維此天上,其南則有箕星,不可以簸揚米粟;維此天上,其北則有斗星,不可以挹■(奭斗)其酒漿。”
-
13
名實不副
- 成語拼音:
- míng shí bù fù
- 成語解釋:
- 名:名稱;副:相稱,相符合。名聲和實際不相符。指空有虛名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王莽傳上》:“宰衡官以正百僚、平海內為職,而無印信,名實不副。”
-
14
蝸名微利
- 成語拼音:
- wō míng wēi lì
- 成語解釋:
- 蝸名:像蝸牛角那樣極微小的名聲。虛名小利。亦作“蝸利蠅名”、“蝸名蠅利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夢龍《喻世明言》第九卷:“琴瑟之事,終身已矣,蝸名微利,誤人之本,從此亦不復思進取也。”
-
15
不務空名
- 成語拼音:
- bù wù kōng míng
- 成語解釋:
- 務:追求。不追求虛名。形容踏踏實實地工作。
- 成語出處:
- 毛澤東《發刊詞》:“工人中間應該教育出大批的干部,他們應該有知識,有能力,不務空名,會干實事。”
-
16
釣名欺世
- 成語拼音:
- diào míng qī shì
- 成語解釋:
- 作偽求取虛名,欺騙世人
- 成語出處:
- 清 鄭燮《濰縣寄舍弟墨第四書》:“不過挪移借貸,改竄添補,便爾釣名欺世。”
-
17
畫餅充饑
- 成語拼音:
- huà bǐng chōng jī
- 成語解釋:
- 畫個餅子以解饑餓。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實惠。也比喻借空想安慰自己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 陳壽《三國志 魏志 盧毓傳》:“選舉莫取有名,名如畫地作餅,不可啖也。”
-
18
嘩世取名
- 成語拼音:
- huá shì qǔ míng
- 成語解釋:
- 用浮夸的言行使世人興奮激動,博取虛名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陸游《除寶謨閣待制謝表》:“竊慕隱居求志之風,尤恥嘩世取名之事。”
-
19
急功近名
- 成語拼音:
- jí gōng jìn míng
- 成語解釋:
- 急于求成,貪圖虛名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清史稿·高其倬等傳論》:“為政持大體,與夫急功近名,流于苛刻。”
-
20
舍實聽聲
- 成語拼音:
- shě shí tīng shēng
- 成語解釋:
- 不察實際,只聽虛名
- 成語出處:
- 漢·王符《潛夫論·實貢》:“周顯拘時,故蘇秦;燕噲利虛譽,故讓子之;皆舍實聽聲,嘔哇之過也。”
* 關于虛名的成語 形容虛名的成語 描述虛名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