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若若的成語 (238個)
-
121
呆若木雞
- 成語拼音:
- dāi ruò mù jī
- 成語解釋:
- 愣著不動;像只木頭雞。形容人癡或因驚恐而發愣的神態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莊周《莊子 達生》:“雞雖有鳴者,已無變矣,望之似木雞矣;其德全矣,異雞無敢應者,反走矣。”
-
122
恩若再生
- 成語拼音:
- ēn ruò zài shēng
- 成語解釋:
- 恩惠極大如同給了第二次生命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八十一回:“勾踐囚于吾國……今吾復其社稷,恩若再生。”
-
123
浮生若寄
- 成語拼音:
- fú shēng ruò jì
- 成語解釋:
- 浮生:指人生變化不定。人生短暫虛浮無定,如同寄居世間
- 成語出處:
- 唐·楊炯《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》:“浮生若寄,大漸彌留。遺誨子孫,庶幾薄葬。”
-
124
肝心若裂
- 成語拼音:
- gān xīn ruò liè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極痛心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·蜀書·諸葛亮傳》:“騰用傷悼,肝心若裂。”
-
125
狗彘不若
- 成語拼音:
- gǒu zhì bù ruò
- 成語解釋:
- 連豬狗都不如。比喻品行十分惡劣。彘:豬。
- 成語出處:
- 荀況《荀子 榮辱》:“人也,下忘其身,內忘其親,上忘其君,則是人也,而曾狗彘之不若也。”
-
126
歸之若水
- 成語拼音:
- guī zhī ruò shuǐ
- 成語解釋:
- 歸附的勢態就像江河匯成大海一樣。形容人心所向。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齊·晏嬰《晏子春秋·內篇問上》:“德行教訓,加于諸侯;慈愛利澤,加于百姓。故海內歸之若流水。”
-
127
甘之若素
- 成語拼音:
- gān zhī ruò sù
- 成語解釋:
- 若素:就像往常一樣。雖然遭受不平,但甘愿承受,就像平素一樣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八十九回:“少奶奶卻從來沒過半句怨言,甘之若素。”
-
128
甘之若飴
- 成語拼音:
- gān zhī ruò yí
- 成語解釋:
- 甘:以為甘;飴:甜。把它看成像糖那樣甜。比喻甘愿承擔艱苦的事情和作出犧牲
- 成語出處:
- 《明史·桑喬等傳贊》:“言者踵至,斥逐罪死,甘之若飴,而不能得君心一悟。”
-
129
海內存知己,天涯若比鄰
- 成語拼音:
- hǎi nèi cún zhī jǐ,tiān yá ruò bǐ lín
- 成語解釋:
- 四海之內有知己朋友,即使遠在天邊,也感覺象鄰居一樣近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王勃《杜少府之任蜀洲》:“與君離別意,同是宦游人;海內存知己,天涯若比鄰。無為在歧路,兒女共沾巾。”
-
130
渙若冰釋
- 成語拼音:
- huàn ruò bīng shì
- 成語解釋:
- 猶言渙然冰釋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權德輿《張隱居莊子指要序》:“蓋弘道以周物,闡幽以致用,內外相濟,始終相發,其文約,其旨明,累如珠貫,渙若冰釋。”
-
131
恍若隔世
- 成語拼音:
- huǎng ruò gé shì
- 成語解釋:
- 恍:仿佛;世:三十年為一世。仿佛隔了一世。指因人事、景物變化很大而生的感觸
- 成語出處:
- 明·袁宏道《錦帆集·天池》:“屏山獻青,畫戀滴翠,兩年塵土面目,為之洗盡。馬首紅塵,恍若隔世矣。”
-
132
斠若畫一
- 成語拼音:
- huàn ruò huà yī
- 成語解釋:
- 公平持正;整齊畫一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程晏《蕭何求繼論》:“蕭河為法,斠若畫一。”
-
133
歡若平生
- 成語拼音:
- huān ruò píng shēng
- 成語解釋:
- 平生:平素;平時。像平素久已相交一樣地歡樂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張元賡《張氏卮言 陳友石》:“即邀至船中,茶罷對奕,歡若平生。”
-
134
浩若煙海
- 成語拼音:
- hào ruò yān hǎi
- 成語解釋:
- 浩:廣大,眾多;煙海:茫茫大海。指廣大繁多如茫茫煙海
- 成語出處:
- 宋·晁補之《北渚亭賦》:“其下陂湖汗漫,葭蘆無畔,菱荷荇藻,蘅荃杜茝,眾物居之,浩若煙海。”
-
135
嫉惡若仇
- 成語拼音:
- jí è ruò chóu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嫉惡如仇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陳康祺《郎潛紀聞》第六卷:“公一時忠憤激發,嫉惡若仇,容或偶為此語,揆其心術,仍不失為磊落光明。”
-
136
舉國若狂
- 成語拼音:
- jǔ guó ruò kuáng
- 成語解釋:
- 舉:全;狂:瘋狂。指全國上下群情振奮;縱情歡樂不能自已;都像瘋狂了似的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戴圣《禮記 雜記下》:“子貢觀于蠟。孔子曰:‘賜也樂乎?’對曰:‘一國之人皆若狂,賜未知其樂也。’”
-
137
誡莫若豫
- 成語拼音:
- jiè mò ruò yù
- 成語解釋:
- 誡:警戒;豫:通“預”,預先。指事后有所警戒不如事先有所防備
- 成語出處:
- 《國語·晉語一》:“誡莫若豫,豫而后給。”
-
138
舉棋若定
- 成語拼音:
- jǔ qí ruò dìng
- 成語解釋:
- 下棋子好像有預斷。比喻行事沉著果斷
- 成語出處:
- 朱德《十月戰景》詩:“戰事從來似弈棋,舉棋若定自無悲。”
-
139
靜若處子,動若脫兔
- 成語拼音:
- jìng ruò chǔ zǐ,dòng ruò tuō tù
- 成語解釋:
- 指軍隊未行動時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樣沉靜,一行動就像逃脫的兔子那樣敏捷
- 成語出處:
- 孫武《孫子 九地》:“是故始如處女,敵人開戶;后如脫兔,敵不及拒。”
-
140
噤若寒蟬
- 成語拼音:
- jìn ruò hán chán
- 成語解釋:
- 噤:閉口不作聲;若:像;寒蟬:深秋的知了。不作聲像深秋的知了一樣。形容有顧慮不敢說話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杜密傳》:“劉勝位為大夫,見禮上賓,而知善不薦,聞惡無言,隱情惜己,自同寒蟬,此罪人也。”
* 關于若若的成語 形容若若的成語 描述若若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