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若若的成語 (238個)
-
101
言笑自若
- 成語拼音:
- yán xiào zì ruò
- 成語解釋:
- 談笑如常,十分鎮定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·蜀志·關羽傳》:“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,臂血流離,盈于盤器,而羽割灸引酒,言笑自若。”宋·歐陽修《瀧岡阡表》:“其后修貶夷陵,太夫人言笑自若。”
-
102
止謗莫若自修
- 成語拼音:
- zhǐ bàng mò ruò zì xiū
- 成語解釋:
- 止:停止,平息;謗:指責。要阻止別人毀謗,最好的方法是修身
- 成語出處:
- 《新唐書·魏謨傳》:“諺曰:‘止寒莫若重裘,止謗莫若自修。’惟陛下崇千載之盛德,去一旦之玩好。”
-
103
終始若一
- 成語拼音:
- zhōng shǐ ruò yī
- 成語解釋:
- 自始至終都不改變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荀子 禮論》:“故君子敬始而慎終,終始若一,是君子之道。” 又“然后皆有衣衾多少厚薄之數,皆有翣菨文章之等,以敬飾之,使生死終始若一。”
-
104
愛才若渴
- 成語拼音:
- ài cái ruò kě
- 成語解釋:
- 才:賢才,人才。愛慕賢才就象口渴想喝水一樣,形容十分珍惜人才
- 成語出處:
- 清 沈德潛《說詩晬語》下卷:“讀少陵詩,如見其憂國傷時;其世不我容,愛才若渴者,昌黎之詩也。”
-
105
傲睨自若
- 成語拼音:
- ào nì zì ruò
- 成語解釋:
- 睨:斜視。自若:指滿不在乎。形容自高自大、藐視一切的樣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王讜《唐語林 豪爽》:“鄭太穆郎中為金州刺史,一日忽致書襄陽于司空頔,其言懇切,而傲睨自若,似無郡僚之禮。”
-
106
安若泰山
- 成語拼音:
- ān ruò tài shān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極其平安穩固。同“安如泰山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南史 梁紀下論》:“自謂安若泰山,算無遺策。”
-
107
安之若命
- 成語拼音:
- ān zhī ruò mìng
- 成語解釋:
- 指人遭受的不幸看作命中注定,因而甘心承受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莊周《莊子 人間世》:“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,德之至也。”
-
108
安之若素
- 成語拼音:
- ān zhī ruò sù
- 成語解釋:
- 安:指心安;若:如同;素:平素;向來。①對于困危境地或異常情況;心情平靜得像往常一樣;毫不介意。②現也指對錯誤言論或事物不聞不問;聽之任之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38回:“第二天寶小姐酒醒,很覺得過意不去。后來彼此熟了,見瞿太太常常如此,也就安之若素了。”
-
109
不絕若線
- 成語拼音:
- bù jué ruò xiàn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局勢危急,象差點兒就要斷掉的線一樣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公羊傳 僖公四年》:“南夷與北狄交,中國不絕若線。”何休注:“線,縫帛縷,以喻微也。”
-
110
炳若觀火
- 成語拼音:
- bǐng ruò guān huǒ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看得清楚明白。
- 成語出處:
- 梁啟超《歐洲地埋大勢論》:“人民之職業物產之制造,種種殊異之處,則如網在綱,炳若觀火。”
-
111
背若芒刺
- 成語拼音:
- bèi ruò máng cì
- 成語解釋:
- 猶言芒刺在背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二十回:“不意[曹操]專國弄權,擅作威福。朕每見之,背若芒刺。”
-
112
炳若日星
- 成語拼音:
- bǐng ruò rì xīng
- 成語解釋:
- 光明如同日月星辰。同“炳如日星
- 成語出處:
- 宋 周煇《清波雜志》卷上:“仁皇一朝人才之盛,如文正公、文忠公、師魯,皆第一流人,名書國史,炳若日星,初不假于稱贊。”
-
113
傍若無人
- 成語拼音:
- báng ruò wú rén
- 成語解釋:
- 好象旁邊沒有人在。形容神情態度高傲自如。
- 成語出處:
- ?
-
114
避之若浼
- 成語拼音:
- bì zhī ruò měi
- 成語解釋:
- 指躲避惟恐不及,生怕沾污了自身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孟子 公孫丑上》:“推惡惡之心,思與鄉人立,其冠不正,望望然去之,若將浼也。”趙岐注:“與鄉人立,見其冠不正,望望然,慚愧之貌也,去之恐其污己也。”
-
115
沉痼自若
- 成語拼音:
- chén gù zì ruò
- 成語解釋:
- 沉痼:積久難治的疾病。比喻積久難改的習俗或嗜好沒有改變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宋史·趙與懽》:“第言端平以來,竄臟吏,禁包苴,戒奔竟,戢橫斂,而風俗沉痼自若。”
-
116
差若毫厘,謬以千里
- 成語拼音:
- chā ruò háo lí miù yǐ qiān lǐ
- 成語解釋:
- 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小,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禮記 經解》:“《易》曰:‘君子慎始,差若毫厘,繆以千里。’”
-
117
差若天淵
- 成語拼音:
- chā ruò tiān yuān
- 成語解釋:
- 差:不同;天淵:天和深淵。比喻差別極大
- 成語出處:
- 孫中山《心理建設》第八章:“前后相較,差若天淵。”
-
118
從善若流
- 成語拼音:
- cóng shàn ruò liú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從善如流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新唐書·張玄素傳》:“從善若流,尚恐不逮,飾非拒諫,禍可既乎?”
-
119
寸陰若歲
- 成語拼音:
- cùn yīn ruò suì
- 成語解釋:
- 歲:年。一剎那象過一年。形容非常殷切地期待和盼望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北史 韓禽傳》:“班師凱入,誠知非遠,相思之甚,寸陰若歲。”
-
120
洞若觀火
- 成語拼音:
- dòng ruò guān huǒ
- 成語解釋:
- 如同看火那樣看得清楚。比喻對事物觀察得十分明白透徹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林潞《江陵救時之相論》:“當以某辭入告,某策善后,勇怯強弱,進退疾徐,洞若觀火。”
* 關于若若的成語 形容若若的成語 描述若若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