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自相的成語 (27個)
-
1
自相魚肉
- 成語拼音:
- zì xiāng yú ròu
- 成語解釋:
- 魚肉:以人為魚肉;比喻殘殺。比喻內部自相殘殺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 劉元海載記》:“今司馬氏父子兄弟自相魚肉,此天厭晉德,授之于我。”
-
2
骨肉相殘
- 成語拼音:
- gǔ ròu xiāng cá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自相殘殺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 劉元海載記》:“今司馬氏骨肉相殘,四海鼎沸,興邦復業,此其時矣。”
-
3
函矢相攻
- 成語拼音:
- hán shǐ xiāng gōng
- 成語解釋:
- 指自相矛盾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孟軻《孟子 公孫丑上》:“矢人唯恐不傷人,函人唯恐傷人。”
-
4
相驚伯有
- 成語拼音:
- xiāng jīng bó yǒu
- 成語解釋:
- 伯有:春秋時鄭國大夫良霄的字,相傳他死后鬼魂作祟。形容無緣無故自相驚擾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昭公七年》:“鄭人相驚以伯有,曰:‘伯有至矣。’則皆走,不知所往。”
-
5
相煎何急
- 成語拼音:
- xiāng jiān hé jí
- 成語解釋:
- 煎:煮;何:多么;急:緊迫。煮得為什么那樣急。比喻兄弟間自相殘害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文學》:“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,不成者行大法。應聲便為詩曰:‘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為汁。萁在釜下然,豆在釜中泣。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!’”
-
6
自相殘害
- 成語拼音:
- zì xiāng cán hài
- 成語解釋:
- 殘:傷害。自己人互相殺害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 石季龍載記下》:“季龍十三子,五人為冉閔所殺,八人自相殘殺。”
-
7
自相戕賊
- 成語拼音:
- zì xiāng qiāng zéi
- 成語解釋:
- 戕賊:傷害,殘害。自己人互相殺害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62回:“我與將軍以勇力齊名,好漢惜好漢,何忍自相戕賊乎?”
-
8
自相抵牾
- 成語拼音:
- zì xiāng dǐ wǔ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后抵觸
- 成語出處:
- 章炳麟《答夢庵》:“夢庵既以聲聞緣覺與大乘菩薩有悲觀樂觀之分,而復言佛法無二、何自相抵牾至此!”
-
9
自相水火
- 成語拼音:
- zì xiāng shuǐ huǒ
- 成語解釋:
- 自己人互相像水火那樣不能相容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東周列國志》第九十六回:“今大王所恃重臣二人,而使自相水火,非社稷之福也。”
-
10
自相殘殺
- 成語拼音:
- zì xiāng cán shā
- 成語解釋:
- 自己人互相殺害。殘:傷害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 石季龍載記下》:“季龍十三子,五人為冉閔所殺,八人自相殘殺。”
* 關于自相的成語 形容自相的成語 描述自相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