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考察的成語 (14個)
-
1
彰往考來
- 成語拼音:
- zhāng wǎng kǎo lái
- 成語解釋:
- 謂彰明往事,考察未來。語本《易·系辭下》:“夫《易》彰往而察來,而微顯闡幽。”孔穎達疏:“往事必載,是彰往也;來事豫占,是察來也。”高亨注:“彰往,表明往事也。察來,觀察來事也。”
- 成語出處:
- 語本《易·系辭下》:“夫《易》彰往而察來,而微顯闡幽。”孔穎達疏:“往事必載,是彰往也;來事豫占,是察來也。”高亨注:“彰往,表明往事也。察來,觀察來事也。”
-
2
體察民情
- 成語拼音:
- tǐ chá mín qíng
- 成語解釋:
- 體察:考查,觀察。考察民間生活生產情況
- 成語出處:
- 元·關漢卿《裴度還帶》:“上命差來此處歇馬,體察民情。”
-
3
彰往察來
- 成語拼音:
- zhāng wǎng chá lái
- 成語解釋:
- 彰:明顯、顯著。指記載往事不使埋沒,好據以考察未來
- 成語出處:
- 《周易·系辭下》:“夫《易》彰往而察來,而微顯闡幽,開而當名辨物,正言斷辭,則備矣。”
-
4
眾惡必察
- 成語拼音:
- zhòng wù bì chá
- 成語解釋:
- 惡:憎惡;察:考察。大家都厭惡的,必須深入進行了解,才可以確信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衛靈公》:“眾惡之,必察焉;眾好之,必察焉。”
-
5
察言觀行
- 成語拼音:
- chá yán guān xíng
- 成語解釋:
- 指考察其言行以知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 袁宏《后漢紀 獻帝紀五》:“古者察言觀行,而善惡彰焉。”
-
6
循名校實
- 成語拼音:
- xún míng jiào shí
- 成語解釋:
- 循:依照;校:查對。按照名義來要求內容,以考察是否名副其實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·劉弘傳》:“皆功行相參,循名校實,條列行狀,公文具上。”
-
7
調查研究
- 成語拼音:
- diào chá yán jiū
- 成語解釋:
- 了解情況,考察分析
- 成語出處:
- 毛澤東《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》:“調查研究,我們從前做得比較好。”
-
8
鴻鵠與雞
- 成語拼音:
- hóng hú yǔ jī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認真考察身邊的有用之材
- 成語出處:
- 《新序·雜事第五》:“君尤貴之,以其所從來遠也。臣請鴻鵠舉矣。”
-
9
鑒往知來
- 成語拼音:
- jiàn wǎng zhī lái
- 成語解釋:
- 鑒:仔細考察。仔細考察過去;就可以推知未來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大雅 蕩》:“殷鑒不遠,在夏后之世。”
-
10
稽疑送難
- 成語拼音:
- jī yí sòng nán
- 成語解釋:
- 考察疑端,排除難點
- 成語出處:
- 清 張三光《蔣石原先生傳》:“聽斷之暇,進其子弟之秀美者,稽疑送難。”
-
11
循名督實
- 成語拼音:
- xún míng dū shí
- 成語解釋:
- 循:依照;督:督責。按照名義來要求內容,以考察是否名副其實
- 成語出處:
- 《北齊書·文宣帝紀》:“譬諸木犬,猶彼泥龍,循名督實,事歸烏有。”
-
12
原始見終
- 成語拼音:
- yuán shǐ jiàn zhōng
- 成語解釋:
- 考察事物的開端而預見到它的結果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·王充《論衡˙實知》:“凡圣人見禍福也,亦揆端推類,原始見終。”《三國志·魏書·臧洪傳》:“仆雖不敏,又素不能原始見終。”
-
13
在此存照
- 成語拼音:
- zài cǐ cún zhào
- 成語解釋:
- 照:查考,察看。寫下字據保存進來,以作憑證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22回:“執憑公文,在此存照。”
-
14
征名責實
- 成語拼音:
- zhēng míng zé shí
- 成語解釋:
- 指考察其名以求其實,就其言而觀其行,以求名實相符。亦作“循名責實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陳書宣帝紀》:“方欲仗茲舟楫,委成股肱,征名責實,取寧多士。”
* 關于考察的成語 形容考察的成語 描述考察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