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群群的成語 (129個)

    101

    居穴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ún jū xué ch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始人類聚而居,住于山洞之中。比喻粗野無知,見聞淺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隗囂傳》:“王之將吏,居穴處之徒,人人抵掌,欲為不善之計。”
    102

    居終日,言不及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ún jū zhōng rì,yán bù jí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及:涉及;義:正經的道理。指整日在一起,說話不涉及正經道理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衛靈公》:“居終日,言不及義,好行小惠,難矣哉!”
    103

    空冀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ún kōng jì bě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有才能的人遇到知己而得到提拔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韓愈《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》:“伯樂一過冀北之野,而馬遂空。”
    104

    口鑠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ún kǒu shuò j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鑠:熔化。眾口一詞能夠把金屬熔化。指輿論可以混淆是非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李綱《謝親筆札子》:“陛下察其心于口鑠金之際,薄其罪于眾人欲殺之時。”
    105

    龍無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ún lóng wú sh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首:頭;引申為領袖。一龍沒有領頭的。比喻沒有領頭的;無從統一行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易 乾》:“用九,見龍,無首,吉。”
    106

    起而攻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ún qǐ ér gōng z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大家都起來攻擊它,反對它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先進》:“非吾徒也,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。”
    107

    輕折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ún qīng zhé zh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輕的東西積多了,也能壓斷車軸。比喻小患會釀成大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劉向《戰國策 魏策一》:“臣聞積羽沉舟,輕折軸,眾口鑠金,故愿大王之熟計之也。”
    108

    確然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uè rán bù qú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堅守志操,不同流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張方《楚國先賢傳》:“少而修德雅正,確然不。”
    109

    枉之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ún wǎng zhī m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枉:奸邪。指各種歪門邪道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劉向傳》:“夫狐疑之心者,來讒賊之口;持不斷之意者,開枉之門。”
    110

    雄逐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ún xióng zhú l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雄:舊指許多有軍事勢力的人。逐鹿:比喻爭奪帝王之位。形容各派勢力爭奪最高統治地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淮陰侯列傳》:“秦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。”
    111

    蟻附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ún yǐ fù sh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許多臭味相投的人聚集在一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莊周《莊子 徐無鬼》:“羊肉不慕蟻,蟻慕羊肉。羊肉,膻也。”
    112

    英薈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ún yīng huì c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英:才能出眾的人;薈萃:聚集。許多才能出眾的人聚集在一起
    成語出處:
    113

    疑滿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ún yí mǎn f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:多;疑:疑問,困惑。形容猜疑心重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·蜀·諸葛亮《后出師表》:“疑滿腹,眾難塞于胸中。”
    114

    言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ún yán t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能發揚民主作風,讓人講話,傾聽眾意見的場所
    成語出處:
    115

    人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én yǐ qún fē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人按照其品行、愛好而形成團體,因而能互相區別。指好人總跟好人結成朋友,壞人總跟壞人聚在一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易·系辭上》:“方以類聚,物以分,吉兇生矣。”
    116

    舌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 zhàn qún r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舌戰:激烈辯論。儒:儒生,舊指讀書人。原指與眾多的儒生謀士爭辯,駁倒對方的議論。后泛指與許多人激烈爭辯并駁倒對方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43回:“諸葛亮舌戰儒。”
    117

    武藝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ǔ yì chāo qú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武藝:武術上的本領。也指軍事、戰斗的本領。形容武藝高強,超出一般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19回:“據這柴大官人,名聞寰海,聲播天下的人,教頭若非武藝超,他如何肯薦上山?”
    118

    物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ù yǐ qún fē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物以類聚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易·系辭上》:“方以類聚,物以分。”
    119

    興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ìng guān qún y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興:聯想;觀:觀察;:合;怨:怨恨。古人認為讀《詩經》可以培養人的四種能力。后泛指詩的社會功能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論語 陽貨》:“詩,可以興,可以觀,可以,可以怨。”
    120

    里跑出駱駝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áng qún lǐ pǎo chū luò tuó l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在尋常的人或事物中出現了個不同尋常的人或事物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88回:“如今你還了得,‘羊里跑出駱駝來了’,就只你大,你又會做文章了!”
    * 關于群群的成語 形容群群的成語 描述群群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