興觀群怨的意思 興觀群怨的讀音和出處
- 興
- 觀
- 群
- 怨
- 成語名稱:
- 興觀群怨
- 成語拼音:
- [xìng guān qún yuàn]
- 成語解釋:
- 興:聯想;觀:觀察;群:合群;怨:怨恨。古人認為讀《詩經》可以培養人的四種能力。后泛指詩的社會功能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論語 陽貨》:“詩,可以興,可以觀,可以群,可以怨。”
- 成語例句:
- 明·顧起元《竹浪齋詩序》:“欲如古之所謂興觀群怨多識者,杳然不可復得于篇什內矣。”
- 是否常用:
- 感情褒貶:
- 中性成語
- 成語詞性:
- 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
- 結構類型:
- 聯合式成語
- 形成年代:
- 古代成語
- 標準拼音:
- 繁體字形:
- 興觀羣怨
- 英文翻譯:
- poem 's social function
- 成語故事:
- 成語接龍:
- “興觀群怨”成語接龍
- 成語分類:
-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X開頭的成語
- 成語關注:
- 觀察 古人 認為 可以 培養 能力 泛指 社會 功能
“興觀群怨”的單字解釋
【興】:[xīng]1.興盛;流行:復興。新興。現在已經不興這種式樣了。2.使盛行:大興調查研究之風。3.開始;發動;創立:興辦。興工。興利除弊。百廢俱興。4.起;起來:晨興(早晨起來)。夙興夜寐。5.準許(多用于否定式):說話要有根據,不興胡說。6.或許:明天他也興來,也興不來。7.姓。[xìng]興致;興趣:豪興。助興。敗興。雅興。游興。
【觀】:[guān]1.看:觀看。走馬觀花。坐井觀天。2.景象或樣子:奇觀。改觀。3.對事物的認識或看法:樂觀。悲觀。世界觀。[guàn]1.道教的廟宇:道觀。白云觀。2.(Guàn)姓。
【群】:1.聚在一起的人或物:人群。雞群。建筑群。成群結隊。2.眾多的人:超群。群言堂。群策群力。3.成群的:群峰。群居。群集。4.用于成群的人或東西:一群孩子。一群馬。5.姓。
【怨】:1.怨恨:抱怨。結怨。2.責怪:任勞任怨。事情沒辦好只能怨我自己。
“興觀群怨”的相關成語
“興觀群怨”的關聯成語
興字的成語
觀字的成語
群字的成語
怨字的成語
興開頭的成語
觀開頭的成語
群開頭的成語
怨開頭的成語
xing的成語
guan的成語
qun的成語
yuan的成語
xgqy的成語
興觀什么什么的成語
興什么群什么的成語
興什么什么怨的成語
什么觀群什么的成語
什么觀什么怨的成語
什么什么群怨的成語
“興觀群怨”造句
孔門詩論對志情言喻興觀群怨的闡釋是顯其有,老莊知白守黑道法的入化是尚其無。
這些詩很好地發揮了詩歌的“興觀群怨”的作用。
“吹拉彈唱鎮中可問中外曲,興觀群怨民間好作古今詩。
對一個城市的“興觀群怨”,更多是出于對這個城市的熱愛,而對城市形象的想象,根本的問題是對城市文化的自我剖析與認知。
孔子從《詩經》中生發的“興觀群怨”,涵蓋了現代詩歌批評所津津樂道的認識、教育、審美三大作用,開啟了中國文化“詩教”的傳統。
文學的功能不光是“興觀群怨”,它的另一個更重要的功能是“存”。
古代文人雖然以文言為宗,以詩歌表達興觀群怨,但有時也以游戲、調笑的筆墨寫詩,表達某種幽默或嘲戲的態度。
孔子提出了“興觀群怨”的原則,很清楚地闡述了詩的感染與教育相結合的作用。
文迪認為,對生活充滿激情、能洞悉生活百態、善于與人交流且愛憎分明,是謂今天的“興觀群怨”。
因為這種東西最能反映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特性和風尚,可以興觀群怨嘛!怨而不傷,溫柔敦厚嘛!”(梅白。
* 興觀群怨的意思 興觀群怨的成語解釋 興觀群怨的拼音、詞性、造句、出處、近義詞、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