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筷子的成語 (6個)
-
1
象箸玉杯
- 成語拼音:
- xiàng zhù yù bēi
- 成語解釋:
- 象箸:象牙筷子;玉杯:犀玉杯子。形容生活奢侈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韓非《韓非子 喻老》:“象箸玉杯,必不羹菽藿,則必旄象豹胎。”
-
2
戰栗失箸
- 成語拼音:
- zhàn lì shī zhù
- 成語解釋:
- 戰栗:恐懼的樣子;箸:筷子。害怕得連手里的筷子都掉了。形容嚇得失去了常態
- 成語出處:
-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蜀志·先主傳》:“先主未發,是時曹公從容謂先主曰:‘今天下英雄,惟使君與操耳。本初之徒,不足數也。’先主方食,失匕箸。”
-
3
借箸代籌
- 成語拼音:
- jiè zhù dài chóu
- 成語解釋:
- 原意是借你前面的的筷子來指畫當前的形勢。后比喻從旁為人出主意,計劃事情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史記·留侯世家》:“請借前箸以籌之。”
-
4
臨食廢箸
- 成語拼音:
- lín shí fèi zhù
- 成語解釋:
- 臨:到,將要;箸:筷子。臨到吃時卻丟掉筷子。形容心神不寧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106回:“此用之所以臥不安席,臨食而廢箸者也。”
-
5
鉗馬銜枚
- 成語拼音:
- qián mǎ xián méi
- 成語解釋:
- 鉗馬:夾馬嘴器具;枚:形似筷子的工具。古代行軍時防止喧嘩鉗馬口,人銜枚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宋·袁淑《防御索虜議》:“宜選敢悍數千,騖行潛掩,偃旗裹甲,鉗馬銜枚。”
-
6
銜枚疾走
- 成語拼音:
- xián méi jí zǒu
- 成語解釋:
- 銜:用嘴含;枚:像筷子的東西,兩頭有帶,可系于頸上;疾走:快走。形容夜晚秘密急行軍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歐陽修《秋聲賦》:“又如赴敵之兵,銜枚疾走,不聞號令,但聞人馬之行聲。”
* 關于筷子的成語 形容筷子的成語 描述筷子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