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端端正正的成語 (54個)
-
21
正心誠意
- 成語拼音:
- zhèng xīn chéng yì
- 成語解釋:
- 儒家提倡的一種修養方法,泛指心術端正,意念真誠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戴圣《禮記 大學》:“欲正其心者,先誠其意。”
-
22
直言危行
- 成語拼音:
- zhí yán wēi xíng
- 成語解釋:
- 危:高聳的樣子,引申為端正,正直。正直的言論和行為
- 成語出處:
- 唐·白居易《使百職修皇綱振》:“以直言危行者為狂愚,以中立守道者為凝滯。”
-
23
端本澄源
- 成語拼音:
- duān běn chéng yuán
- 成語解釋:
- 猶正本清源。從根本上加以整頓清理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羅大經《鶴林玉露》卷二:“春秋之時,天王之使,交馳于列國,而列國之君,如京師者絕少。夫子謹而書之,固以正列國之罪,而端本澄源之意,其致責于天王者尤深矣。”
-
24
七扭八歪
- 成語拼音:
- qī niǔ bā wāi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不端正。
- 成語出處:
- 瑪拉沁夫《茫茫的草原》第三卷:“正面是一排七扭八歪、表泥剝落的土房。”
-
25
異端邪說
- 成語拼音:
- yì duān xié shuō
- 成語解釋:
- 邪說:有害的學說。異端:不符合正統的思想或理論。與正統的思想不相容的主觀或學說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趙與時《賓退錄》第二卷:“異端邪說日交馳,圣哲攻之心費辭。”
-
26
莊莊其士
- 成語拼音:
- zhuāng zhuāng qí shì
- 成語解釋:
- 莊莊:端莊正直的樣子。指品行端正的人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齊·管仲《管子·小問》:“至其壯也,莊莊乎何其士也。”
-
27
心術不端
- 成語拼音:
- xīn shù bù duān
- 成語解釋:
- 心地不正派;居心不良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夢龍《喻世明言》第二十七卷:“好笑那莫稽只想著今日富貴,卻忘了貧賤的時節,把老婆資助成名一段功勞化為春水,這是他心術不端處。”
-
28
一碗水端平
- 成語拼音:
- yī wǎn shuǐ duān pí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處理事情公正,不偏袒任何一方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26回:“我一碗水往平處端。論情理,人家可也真委屈些兒。”
-
29
垂紳正笏
- 成語拼音:
- chuí shēn zhèng hù
- 成語解釋:
- 紳:古代士大夫的衣帶;笏:朝笏。垂下衣帶的末端,恭敬地拿著朝笏。形容大臣莊重嚴肅的樣子
- 成語出處:
- 宋·歐陽修《相州晝錦堂記》:“至于臨大事,決大議,垂紳正笏,不動聲色,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。”
-
30
中通外直
- 成語拼音:
- zhōng tōng wài zhí
- 成語解釋:
- 蓮的莖中心有孔可通上下,其外正直,不彎不曲。比喻人的心胸寬廣,行為端正
- 成語出處:
- 宋·周敦頤《愛蓮說》:“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。”
-
31
整衣危坐
- 成語拼音:
- zhěng yī wēi zuò
- 成語解釋:
- 危坐:端正地坐著。形容嚴肅或拘謹的樣子
- 成語出處:
-
32
智圓行方
- 成語拼音:
- zhì yuán xíng fāng
- 成語解釋:
- 圓:圓滿,周全;方:端正,不茍且。知識要廣博周備,行事要方正不茍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文子 微明》:“老子曰:凡人之道,心欲小,志欲大;智欲圓,行欲方。”
-
33
好模好樣
- 成語拼音:
- hǎo mó hǎo yàng
- 成語解釋:
- ①模樣端正。②猶言規規矩矩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京本通俗小說·志誠張主管》:“第一件,要一個人才出眾,好模好樣的。”
-
34
經明行修
- 成語拼音:
- jīng míng xíng xiū
- 成語解釋:
- 舊指通曉經學,品行端正。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 班固《漢書 王吉傳》:“左曹陳咸薦駿賢父子,經明行修,宜顯以厲俗。”
-
35
君子之交淡若水
- 成語拼音:
- jūn zǐ zhī jiāo dàn ruò shuǐ
- 成語解釋:
- 君子:品行端正的人。君子的交往清淡如水,而不是互相拉攏、利用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山木》:“且君子之交淡若水,小人之交甘若醴;君子淡以親,小人甘以絕。”
-
36
君子之交接如水
- 成語拼音:
- jūn zǐ zhī jiāo jiē rú shuǐ
- 成語解釋:
- 君子:品行端正的人。君子的交往清淡如水,而不是互相拉攏、利用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表記》:“故君子之接如水,小人之接如醴;君子淡以成,小人甘以壞。”
-
37
籬牢犬不入
- 成語拼音:
- lí láo quǎn bù rù
- 成語解釋:
- 籬笆編得結實,狗就鉆不進來。比喻自己品行端正,壞人就無法勾引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24回:“嫂嫂把得家定,我哥哥煩惱做甚么?豈不聞古人言:‘籬牢犬不入’。”
-
38
眉目分明
- 成語拼音:
- méi mù fēn míng
- 成語解釋:
- 眉目:眉毛和眼睛,泛指容貌。容貌清楚。形容面容端正清晰
- 成語出處:
- 楊朔《泰山極頂》:“萬里長空,云彩絲兒都不見,素常霧騰騰的山頭,顯得眉目分明。”
-
39
眉目如畫
- 成語拼音:
- méi mù rú huà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容貌端正秀麗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馬援傳》:“為人明須發,眉目如畫。”
-
40
沒三沒四
- 成語拼音:
- méi sān méi sì
- 成語解釋:
- 不三不四,行為不端正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31卷:“還有幾個沒三沒四幫閑的,專一在街上尋些空頭事過日子。”
* 關于端端正正的成語 形容端端正正的成語 描述端端正正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