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端端的成語 (55個)
-
1
端端正正
- 成語拼音:
- duān duān zhèng zhèng
- 成語解釋:
- 形式上、結構上或安排上協調相稱,正正規規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93回:“李逵端端正正朝上拜了三拜,心中想道:‘阿也!少了一拜!’”
-
2
正襟危坐
- 成語拼音:
- zhèng jīn wēi zuò
- 成語解釋:
- 正襟:正一正衣襟;危坐:端正地坐著。理好衣襟;端端正正地坐著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史記 日者列傳》:“宋忠、賈誼瞿然而悟,獵纓正襟危坐。”
-
3
千緒萬端
- 成語拼音:
- qiān xù wàn duān
- 成語解釋:
- 猶千端萬緒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·陶侃傳》:“終日斂膝危坐,閫外多事,千緒萬端,罔有遺漏。”
-
4
首施兩端
- 成語拼音:
- shǒu shī liǎng duān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首鼠兩端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鄧訓傳》:“雖首施兩端,漢亦時收其用。”
-
5
首尾兩端
- 成語拼音:
- shǒu wěi liǎng duān
- 成語解釋:
- 兩端:拿不定主意。在兩者之間猶豫不決動搖不定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后漢書 西羌傳》:“初,饑五同種大豪盧匆,忍良等千余戶別留允街,而首尾兩端。”
-
6
端本澄源
- 成語拼音:
- duān běn chéng yuán
- 成語解釋:
- 猶正本清源。從根本上加以整頓清理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羅大經《鶴林玉露》卷二:“春秋之時,天王之使,交馳于列國,而列國之君,如京師者絕少。夫子謹而書之,固以正列國之罪,而端本澄源之意,其致責于天王者尤深矣。”
-
7
端本清源
- 成語拼音:
- duān běn qīng yuán
- 成語解釋:
- 端:端正,清理;本:根本;源:根源。指從根本上加以整頓清理
- 成語出處:
- 宋·朱熹《答龔參政書》:“端本清源,立經陳紀,使陰邪退聽。”
-
8
端本正源
- 成語拼音:
- duān běn zhèng yuán
- 成語解釋:
- 端:端正,清理。本:根本。源:根源。指從根本上加以整頓清理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·殷仲堪傳》:“端本正源者,雖不能無危,其危易持。”
-
9
鬼計百端
- 成語拼音:
- guǐ jì bǎi duān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鬼計多端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周亮工《書影》卷十:“關云長《三上張翼德書》云:‘操之鬼計百端,非羽智縛,安有今日!’”
-
10
詭計多端
- 成語拼音:
- guǐ jì duō duān
- 成語解釋:
- 詭計:欺詐的計謀;端:事物的另一頭;一方面。狡詐的計謀是多方面的。形容壞主意很多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117回:“緒曰:‘維詭計多端,詐取雍州。’”
* 關于端端的成語 形容端端的成語 描述端端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