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短長的成語 (98個)
-
21
家長禮短
- 成語拼音:
- jiā cháng lǐ duǎn
- 成語解釋:
- 同“家長里短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西游記》第四二回:“他問我甚么家長禮短,少米無柴的話說,我也好信口捏膿答他。”
-
22
裁長補短
- 成語拼音:
- cái cháng bǔ duǎn
- 成語解釋:
- 裁:剪裁。指吸收別人長處,以彌補自己的不足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梁 鐘嶸《詩品》下卷:“安道詩雖嫩弱,有清上之句。裁長補短,袁彥伯之亞乎?”
-
23
尺短寸長
- 成語拼音:
- chǐ duǎn cù chá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人或物各有長處,也各有短處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 楚 屈原《楚辭 卜居》:“夫尺有所短,寸有所長,物有所不足,智有所不明,數有所不逮,神有所不通。”
-
24
長吁短氣
- 成語拼音:
- cháng xū duǎn qì
- 成語解釋:
- 指嘆息不已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喬吉《金錢記》第三折:“你家這門館先生,自從我在學堂中一個月,不曾教我一句書,終日只是長吁短氣,不知為何。”
-
25
長噓短氣
- 成語拼音:
- cháng xū duǎn qì
- 成語解釋:
- 長聲、短聲不住地嘆息不止
- 成語出處:
-
26
長吁短嘆
- 成語拼音:
- cháng xū duǎn tàn
- 成語解釋:
- 吁:嘆氣。長聲、短聲不住地嘆氣。多為人心情煩悶、郁結不舒的表現。也作“短嘆長吁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一本第二折:“少可有一萬聲長吁短嘆,五千遍搗枕捶床。”
-
27
長噓短嘆
- 成語拼音:
- cháng xū duǎn tàn
- 成語解釋:
- 指嘆息不已。
- 成語出處:
-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二九章:“他[崇禎]將御案上的文書一推,不由地長噓短嘆,喃喃地自語說:‘餉呵,餉呵,沒有餉的日子如何撐持?’”
-
28
尺有所短,寸有所長
- 成語拼音:
- chǐ yóu suǒ duǎn,cùn yóu suǒ chánɡ
- 成語解釋:
- 短:不足,長:有余。比喻各有長處,也各有短處,彼此都有可取之處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 楚 屈原《楚辭 卜居》:“夫尺有所短,寸有所長,物有所不足,智有所不明,數有所不逮,神有所不通。”
-
29
道長爭短
- 成語拼音:
- dào cháng zhēng duǎn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道長論短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林如稷《將過去》:“你近來怎么這樣瘦,精神也像不好:意志消沉,從前愛鬧愛道長爭短,現在只是死呆呆不愛說話?”
-
30
短嘆長吁
- 成語拼音:
- duǎn tàn cháng xū
- 成語解釋:
- 吁:嘆息。短一聲、長一聲不停地嘆氣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五本第四折:“不見時準備著千言萬語,得相逢都變做短嘆長吁。”
-
31
短吁長嘆
- 成語拼音:
- duǎn xū cháng tàn
- 成語解釋:
- 吁:嘆氣。長聲、短聲不住地嘆息不止
- 成語出處:
- 元·楊暹《西游記》第四本第15出:“我今日得救還,草舍間、免了些短吁長嘆。”
-
32
絕長繼短
- 成語拼音:
- jué cháng jì duǎn
- 成語解釋:
- 絕:截斷。截取長的,補充短的。比喻用長處補短處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墨子 非命上》:“古者湯封于毫,絕長繼短。”
-
33
家長理短
- 成語拼音:
- jiā cháng lǐ duǎn
- 成語解釋:
- 指家庭日常生活瑣事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21回:“便是褚大娘子,也和她兩年有余不曾長篇大論的談過個家長理短。”
-
34
絕長續短
- 成語拼音:
- jué cháng xù duǎn
- 成語解釋:
- 絕:截斷。截取長的,補充短的。比喻用長處補短處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戰國策 楚策四》:“今楚國雖小,絕長續短,猶以數千里。”
-
35
較短量長
- 成語拼音:
- jiào duǎn liáng cháng
- 成語解釋:
- 指比較長短,評論優劣
- 成語出處:
- 唐 韓愈《進學解》:“較短量長,惟器是適者,宰相之方也。”
-
36
棄短用長
- 成語拼音:
- qì duǎn yòng cháng
- 成語解釋:
- 猶棄短就長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李寶嘉《文明小史》第51回:“因此制臺想派一個人到外國調查調查有什么新法子,回來教給這些工匠等,他們好棄短用長。”
-
37
三長四短
- 成語拼音:
- sān cháng sì duǎn
- 成語解釋:
- ①同“三長兩短”。②猶閑話,壞話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錢彩《說岳全傳》第13回:“若再有三長四短,叫為兄的回去,怎生見你令尊令堂之面?”
-
38
數短論長
- 成語拼音:
- shǔ duǎn lùn cháng
- 成語解釋:
- 猶言說長道短,說三道四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無名氏《九宮八卦陣》第三折:“我當初梁山要強,受不的閑言剩語,數短論長。”
-
39
說短論長
- 成語拼音:
- shuō duǎn lùn cháng
- 成語解釋:
- 議論別人的好壞是非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崔瑗《座佑銘》:“無道人之短,無說己之長。”
-
40
校短量長
- 成語拼音:
- xiào duǎn liàng cháng
- 成語解釋:
- 亦作“校短推長”。謂衡量人物的長處和短處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馮宿《魏府狄梁公祠堂碑》:“婪伊侈謀,將易儲皇。公陳不可,較短推長。”
* 關于短長的成語 形容短長的成語 描述短長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