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眼界的成語 (14個)
-
1
大開眼界
- 成語拼音:
- dà kāi yǎn jiè
- 成語解釋:
- 開:擴展;眼界:眼睛看到的范圍。開闊視野;大長見識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李濬《松窗雜錄 楚兒》:“光業馬上取筆答之曰:‘大開眼界莫言冤’。”
-
2
放眼世界
- 成語拼音:
- fàng yǎn shì jiè
- 成語解釋:
- 放眼:放開眼界,目光不局限在狹小范圍內。放開眼界,縱觀天下。也作
- 成語出處:
- 元 張養浩《過李溉之天心亭之二》:“放眼乾坤獨倚欄,古今如夢水云間。”
-
3
手高眼低
- 成語拼音:
- shǒu gāo yǎn dī
- 成語解釋:
- 指做事的能力強而辨識能力低。也指自己的企求高而眼界很低,比喻貪得而不識貨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況周頤《蕙風詞話》第一卷:“余嘗謂北宋人手高眼低。”
-
4
眼高手生
- 成語拼音:
- yǎn gāo shǒu shēng
- 成語解釋:
- 眼界高但能力低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陳確《與吳仲木書》:“譬操觚家一味研窮體理,不輕下筆,終是眼高手生,鮮能入彀。”
-
5
眼高手低
- 成語拼音:
- yǎn gāo shǒu dī
- 成語解釋:
- 眼高:眼界高;手低:指辦事能力低。形容要求的標準高;但實際工作能力低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陳確《與吳仲木書》:“譬操觚家一味研窮休理,不輕下筆,終是眼高手生,鮮能入彀。”
-
6
天外有天
- 成語拼音:
- tiān wài yǒu tiān
- 成語解釋:
- 指某一境界之外更有無窮無盡的境界。多用來表示人的眼界受客觀條件的限制,認識的領域需要不斷擴大。也表示美好的境界閱歷不盡。亦作“山外有山”、“峰外有峰”
- 成語出處:
- 《敦煌曲 何滿子四首》其四:“金河一去路千千,欲到天邊更有天。”
-
7
曾經滄海
- 成語拼音:
- céng jīng cāng hǎi
- 成語解釋:
- 曾經:以前經歷過;滄海:大海。曾經見過大海。后比喻人見過大世面;眼界很高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元稹《離思》詩:“曾經滄海難為水,除卻巫山不是云。”
-
8
觀于海者難為水
- 成語拼音:
- guān yú hǎi zhě nán wéi shuǐ
- 成語解釋:
- 觀:看。看過大海再看江河就覺得沒有什么可看的。比喻見過大世面的人眼界高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盡心上》:“孔子登東山而小魯,登泰山而小天下,故觀于海者難為水,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。”
-
9
豁目開襟
- 成語拼音:
- huò mù kāi jīn
- 成語解釋:
- 豁目:開闊眼界;襟:襟懷,胸懷。極目遠視,開闊胸襟
- 成語出處:
- 唐·李中《登毗陵青山樓》詩:“高樓閑上對晴空,豁目開襟半日中。”
-
10
豁人耳目
- 成語拼音:
- huō rén ěr mù
- 成語解釋:
- 開擴眼界,使耳目清新。
- 成語出處:
- 王國維《人間詞話》五六:“大家之作,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,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。”
-
11
井蛙醯雞
- 成語拼音:
- jǐng wā xī jī
- 成語解釋:
- 醯雞:昆蟲名,即蠛蠓,常用以形容細小的東西。比喻眼界不廣,見識淺薄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劉禹錫《送惟良上人詩序》:“信神與之而不能測神之所以付,信術通之而不能知術之所以泄哉!余聞乎蛙醯雞哉之不若也。”
-
12
爽心豁目
- 成語拼音:
- shuǎng xīn huō mù
- 成語解釋:
- 心神爽朗,眼界開闊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趙翼《甌北詩話·查初白詩》:“一遇白描處,即爽心豁目,情余于文。”
-
13
坐井觀天
- 成語拼音:
- zuò jǐng guān tiān
- 成語解釋:
- 坐在井底看天。比喻眼界狹小;見識有限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韓愈《原道》:“坐井而觀天,曰天小者,非天小也。”
-
14
轉益多師
- 成語拼音:
- zhuǎn yì duō shī
- 成語解釋:
- 廣泛學習前人經驗,不局限于一家,才能開闊眼界,大有裨益
- 成語出處:
- 唐·杜甫《戲為六絕句》詩:“別裁偽體親風雅,轉益多師是汝師。”
* 關于眼界的成語 形容眼界的成語 描述眼界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