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看管的成語 (5個)
-
1
監守自盜
- 成語拼音:
- jiān shǒu zì dào
- 成語解釋:
- 監守:看管;盜:盜竊。盜竊自己經管的財物。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 班固《漢書 刑法志》:“守縣官財物而即盜之。已論命復有笞罪者,皆棄市。”顏師古注:“即今律所謂主守自盜者也。”
-
2
監臨自盜
- 成語拼音:
- jiān lín zì dào
- 成語解釋:
- 竊取公務上自己看管的財物。同“監主自盜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曾慥《類說》卷二引《名臣傳 杜衍》:“衍在中書,權幸欲去之,以舜欽監進奏院市故紙監臨自盜除名,以撼動衍,衍亦以此求退。”
-
3
監主自盜
- 成語拼音:
- jiān zhǔ zì dào
- 成語解釋:
- 竊取公務上自己看管的財物。同“監守自盜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舊唐書 楊炎傳》:“更召他吏繩之,曰:‘監主自盜,罪絞。’”
-
4
開柙出虎
- 成語拼音:
- kāi xiá chū hǔ
- 成語解釋:
- 柙:關猛獸的木籠。原指負責看管的人未盡責任。后多比喻放縱壞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季氏》:“孔子曰:‘……虎兕出于柙,龜玉毀于櫝中,是誰之過與?’”
-
5
主守自盜
- 成語拼音:
- zhǔ shǒu zì dào
- 成語解釋:
- 竊取公務上自己看管的財物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漢書 刑法志》:“守縣官財物而即盜之。已論命復有笞罪者,皆棄市。顏師古注:“即今律所謂主守自盜者也。”
* 關于看管的成語 形容看管的成語 描述看管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