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看看的成語 (14個)
-
1
熟視不睹
- 成語拼音:
- shú shì bù dǔ
- 成語解釋:
- 熟視:細看;睹:看見。看慣了就像沒看見一樣。也指看到某種現象,但不關心,只當沒有看見
- 成語出處:
- 晉·劉伶《酒德頌》:“靜聽不聞雷霆之聲,熟視不睹泰山之形。”
-
2
熟視無睹
- 成語拼音:
- shú shì wú dǔ
- 成語解釋:
- 熟視:細看;睹:看見。看慣了就像沒看見一樣。也指看到某種現象;但不關心;只當沒有看見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 劉伶《酒德頌》:“靜聽不聞雷霆之聲,熟視不睹泰山之形。”
-
3
道路以目
- 成語拼音:
- dào lù yǐ mù
- 成語解釋:
- 人們在路上相遇;只是相互看看;心里有怒怨;可什么話也不敢說。形容反動統治暴虐;社會上沒有言論自由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國語 周語上》:“王怒,得衛巫,使監謗者,以告,則殺之。國人莫敢言,道路以目。”
-
4
顧左右而言他
- 成語拼音:
- gù zuǒ yòu ér yán tā
- 成語解釋:
- 看看兩旁的人而談起別的事情。形容不能正面回答問題而支吾其詞的樣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孟軻《孟子 梁惠王下》:“曰:‘四境之內不治,則如之何?’王顧左右而言他。”
-
5
狐埋狐搰
- 成語拼音:
- hú mái hú hú
- 成語解釋:
- 搰:挖掘。狐性多疑,剛把東西埋下,又把挖出來看看。比喻疑慮過多,不能成事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國語 吳語》:“狐埋之而狐搰之,是以無成功。”
-
6
前瞻后顧
- 成語拼音:
- qián zhān hòu gù
- 成語解釋:
- 同“瞻前顧后”。看看前再看看后。有時形容顧慮過多,猶豫不決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梁章鉅《歸田瑣記·七十致仕》:“死期將至,尚留金紫之班,而必至日暮途遠,夜行不休,前瞻后顧,無所棲歸,不亦太可憐乎!”
-
7
投石問路
- 成語拼音:
- tóu shí wèn lù
- 成語解釋:
- 原指夜間潛入某處前,先投以石子,看看有無反應,借以探測情況。后用以比喻進行試探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第12回:“此名為‘投石問路’。下面或是有溝,或是有水,就是落在實地,再沒有聽不出來的。”
-
8
相鼠有皮
- 成語拼音:
- xiàng shǔ yǒu pí
- 成語解釋:
- 相:視。看看老鼠尚且還有皮。舊指人須知廉恥,要講禮義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·鄘風·相鼠》:“相鼠有皮,人而無儀(通“義”);人而無儀,不死何為!”
-
9
相鼠之刺
- 成語拼音:
- xiàng shǔ zhī cì
- 成語解釋:
- 相:視;相鼠:《詩經》的篇名。看看老鼠尚且還有皮。指人須知廉恥,要講禮義
- 成語出處:
- 清·程允升《幼學故事瓊林·鳥獸》:“人惟有禮,庶可免相鼠之刺;若徒能言,夫何異禽獸之心。”
-
10
一覽而盡
- 成語拼音:
- yī lǎn ér jìn
- 成語解釋:
- 一看就全都看到了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言語》:“江左地促,不如中國,若使阡陌條暢,則一覽而盡,故紆余委曲,若不可測。”
-
11
憶昔撫今
- 成語拼音:
- yì xī fǔ jīn
- 成語解釋:
- 回憶昔日,看看今天
- 成語出處:
-
12
杖策窺園
- 成語拼音:
- zhàng cè kuī yuán
- 成語解釋:
- 杖策:拄著拐杖。拄著拐杖也要到園中去看看。指不死讀書本,而是走上社會,研究現實
- 成語出處:
- 宋·王安石《窺園》詩:“杖策窺園日數巡,攀花折木興常新。”
-
13
左顧右盼
- 成語拼音:
- zuǒ gù yòu pàn
- 成語解釋:
- 向左看看;向右望望。形容得意或警戒的神態。顧、盼:看;望。
- 成語出處:
- 三國 魏 曹植《與吳季重書》:“左顧右盼,謂若無人,豈非吾子壯志哉!”
-
14
左顧右視
- 成語拼音:
- zuǒ gù yòu shì
- 成語解釋:
- 左邊看看,右邊看看
- 成語出處:
- 宋·張君房《云笈七簽》:“左顧右視,蕩蕩漭漭。”
* 關于看看的成語 形容看看的成語 描述看看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