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畏懼的成語 (49個)
-
21
屏氣不息
- 成語拼音:
- bǐng qì bù xī
- 成語解釋:
- 屏氣:抑制呼吸。閉住氣不呼吸,形容敬謹畏懼的樣子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鄉黨》:“屏氣似不息者。”
-
22
屏聲息氣
- 成語拼音:
- bǐng shēng xī qì
- 成語解釋:
- 抑制著呼吸使不出聲音。形容恭敬畏懼的神態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67回:“只見兩三個小丫頭都在這里,屏聲息氣齊齊的伺候著。”
-
23
從容就義
- 成語拼音:
- cóng róng jiù yì
- 成語解釋:
- 從容:不慌不忙;鎮定自若;就義:為正義事業而犧牲。非常鎮靜;毫不畏懼地為正義事業而犧牲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朱熹《近思錄》:“感慨殺身者易,從容就義者難。”
-
24
喘月吳牛
- 成語拼音:
- chuǎn yuè wú niú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懼其類似者
- 成語出處:
- 五代 譚用之《寄王侍御》詩:“喘月吳牛知夜至,嘶風胡馬識秋來。”
-
25
膽粗氣壯
- 成語拼音:
- dǎn cū qì zhuàng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膽大氣盛,無所畏懼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11回:“我只從昨天受了那和尚的一番折磨,又經了十三妹姐姐的一番教化,不覺得膽粗氣壯起來。”
-
26
膽大心雄
- 成語拼音:
- dǎn dà xīn xióng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膽子大,有雄心,做事無所畏懼
- 成語出處:
- 明 杜睿《初聞燈船鼓吹歌》:“船中百翁梁溪酒,膽大心雄選鋒手。”
-
27
鼎鑊如飴
- 成語拼音:
- dǐng huò rú yí
- 成語解釋:
- 飴:麥芽糖,糖漿。受酷刑像吃糖一樣。形容無所畏懼,視死如歸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文天祥《正氣歌》:“鼎鑊甘如飴,求之不可得。”
-
28
戴頭而來
- 成語拼音:
- dài tóu ér lái
- 成語解釋:
- 戴:頭頂著。戴著腦袋前來。形容無所畏懼的樣子
- 成語出處:
- 唐·柳宗元《段太尉逸事狀》:“甲者出,太尉笑且入,曰:‘殺一老卒,何甲也?吾戴頭而來矣。’”
-
29
敢做敢為
- 成語拼音:
- gǎn zuò gǎn wéi
- 成語解釋:
- 做事勇敢,無所畏懼
- 成語出處:
- 清·翁方綱《石洲詩話》:“石湖(范成大)、誠齋(楊萬里)……與放翁(陸游)并稱,而誠齋較之石湖,更有敢作敢為之色,頤指氣使,似乎無不如意,所以其名尤重。”
-
30
渾身是膽
- 成語拼音:
- hún shēn shì dǎn
- 成語解釋:
- 渾身:全身。指全身充滿膽量。形容膽量極大;無所畏懼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陳著《寶鼎現 壽京尹曾留遠侍郎淵子》詞:“最是滿腹精神,擔負處,渾身是膽。”
-
31
臨死不恐
- 成語拼音:
- lín sǐ bù kǒng
- 成語解釋:
- 恐:恐懼。遇到危難,毫不畏懼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·劉秀《新序·義勇》:“吾聞知命之士,見利不動,臨死不恐。”
-
32
斂色屏氣
- 成語拼音:
- liǎn sè bǐng qì
- 成語解釋:
- 收起笑容,屏住呼吸。形容謹慎畏懼,不敢放肆
- 成語出處:
- 宋 歐陽修《江寧府句容縣令贈尚書兵部員外郎王公墓志銘》:“縣之奸豪,皆斂色屏氣,指權相戒,不可犯公法。”
-
33
面不改色
- 成語拼音:
- miàn bù gǎi sè
- 成語解釋:
- 面:顏面;色:顏色。顏容不改變顏色。形容遇到危險時從容鎮靜;毫不畏懼的神態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秦簡夫《趙禮讓肥》第二折:“但凡拿住的人呵,見了俺喪膽亡魂。今朝拿住這廝,面不改色。”
-
34
欺軟怕硬
- 成語拼音:
- qī ruǎn pà yìng
- 成語解釋:
- 欺:欺凌;怕:害怕。欺負軟弱的人;畏懼兇狠的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關漢卿《竇娥冤》三:“天地也,做得個怕硬欺軟,卻原來也這般順水推船。”
-
35
氣消膽奪
- 成語拼音:
- qì xiāo dǎn duó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畏懼到極點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南史·賊臣傳·侯景》:“初,景之圍臺城,援軍三十萬,兵士望青袍則氣消膽奪。”
-
36
氣壯膽粗
- 成語拼音:
- qì zhuàng dǎn cū
- 成語解釋:
- 氣勢壯、膽量大。形容無所畏懼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26回:“她的那點聰明根本不在何玉鳳之下,況又受了公婆的許多錦囊妙計,此時轉比何玉鳳來的氣壯膽粗。”
-
37
所向風靡
- 成語拼音:
- suǒ xiàng fēng mǐ
- 成語解釋:
- 風靡:草木隨風倒伏的樣子。比喻畏懼強敵,聞風潰敗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·王浚傳》:“臣自達巴丘,所向風靡。”
-
38
肆言無憚
- 成語拼音:
- sì yán wú dàn
- 成語解釋:
- 憚:怕,畏懼。毫無顧忌地胡說
- 成語出處:
- 宋·周密《齊東野語》:“子仁蓋女真之能文者,故敢肆言無憚如此。”
-
39
望風而靡
- 成語拼音:
- wàng fēng ér mí
- 成語解釋:
- ①見對方的威勢就服服帖帖。形容畏懼之狀。②望見對方就為之折服傾倒。形容欽敬之狀。③同“望風披靡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漢書·杜周傳》:“天下莫不望風而靡,自尚書近臣皆結舌杜口,骨肉親屬莫不股栗。”唐·陳子昂《堂弟孜墓志銘》:“是以鄉里長幼,望風而靡;邦國賢豪,聞名而悅服。”
-
40
葉公好龍
- 成語拼音:
- yè gōng hào lóng
- 成語解釋:
- 葉公:春秋時陳國的一個人;好:愛好。比喻表面上愛好某種事物;但并非真正地愛好它;甚至畏懼它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劉向《新序 雜事》:“葉公子高好龍,鉤以寫龍,鑿以寫龍,屋室雕文以寫龍。于是天龍聞而下之,窺頭于牖,施尾于堂。葉公見之,棄而還走。”
* 關于畏懼的成語 形容畏懼的成語 描述畏懼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