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生活的成語 (605個)

    361

    起居無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ǐ jū wú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起居:作息,日常。形容日常沒有規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韓愈《送李愿歸盤谷序》:“起居無時,惟適之安。”
    362

    窮困潦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óng kùn liáo d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窮困:貧窮、困難;潦倒:失意。貧困,失意頹喪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杜甫《登高》詩:“艱難苦恨繁霜鬢,潦倒新停濁酒杯。”
    363

    牽蘿補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ān luó bǔ w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蘿:女蘿,植物名。拿藤蘿補房屋的漏洞。比喻貧困,挪東補西。后多比喻將就湊合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杜甫《佳人》詩:“侍婢賣珠回,牽蘿補茅屋。”
    364

    裘馬輕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ú mǎ qīng fé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身上穿著軟皮衣,騎著肥壯駿馬。指富裕,放蕩不羈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論語·雍也》:“赤之適齊也,乘肥馬,衣輕裘。”
    365

    裘馬清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ú mǎ qīng ku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富裕,放逸不羈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杜甫《壯游》詩:“放蕩齊趙間,裘馬頗清狂。”
    366

    裘馬聲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ú mǎ shēng s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衣輕裘,乘肥馬,醉心歌舞,迷戀女色。謂貪圖享受,糜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歸有光《宋史論贊 諸王總論》:“宋諸王咸以文雅自飭,工筆札,喜《詩》《書》,不專溺于裘馬聲色之間,蓋其風流自上被之也。”
    367

    清貧寡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īng pín guǎ y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清貧:貧寒。貧寒欲望很少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吳曾《能改齋漫錄》:“清貧寡欲,終日長蔬,雖有妻子,獨處山舍。”
    368

    輕裘肥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īng qiú féi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穿著輕暖的皮襖,騎著肥壯的好馬。形容闊綽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雍也》:“赤之適齊也,乘肥馬,衣輕裘。”
    369

    清水冷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īng shuǐ lěng z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清苦
    成語出處:
    陸文夫《獻身》:“這時候是個小家庭蒸蒸日上的建設時期,可是他們這里卻是清水冷灶,沒有增設,連必要的投資也都送進了書店。”
    370

    缺食無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uē shí wú y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缺少吃的和穿的。形容饑寒交迫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無名氏《貧富興衰》第一折:“先主在獨樹樓桑受困危,織履編席,缺食無衣,到處尋覓,挽菜挑虀。”
    371

    窮泰極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óng tài jí ch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窮:極;泰:驕恣;侈:奢侈。極端奢侈,盡情享受,荒淫腐化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·班固《西都賦》:“歷十二年之延祚,故窮泰而極侈。”
    372

    青鞋布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īng xié bù w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平民的服裝。舊時比喻隱士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杜甫《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》:“吾獨胡為在泥滓,青鞋布襪從此始。”
    373

    禽息鳥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ín xī niǎo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優裕而對社會不能做一點有益的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 魏 曹植《求自試表》:“虛荷上位,而忝重祿,禽息鳥視,終于白首。此徒圈牢之養物,非臣之所志也。”
    374

    清閑自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īng xián zì z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清靜空閑,無拘無束。形容安閑舒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喻世明言》第十四卷:“晝之所思,夜之所夢,連睡去的魂魄,都是忙的,那得清閑自在。”
    375

    衾影無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īn yǐng wú k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在私中無喪德敗行之事問心無愧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:“我們講理學的人,最講究的是‘慎獨’工夫,總要能夠衾影無慚,屋漏不愧。”
    376

    起早睡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ǐ zǎo shuì w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起得早,睡得晚。早晨起床,晚上睡覺,指日常起居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蘭陵笑笑《金瓶梅》第18回:“人家的孩兒在你家,每日起早睡晚,辛辛苦苦,替你家打勤勞兒。”
    377

    棄子逐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ì zǐ zhú q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棄:拋棄;逐:驅趕。拋棄子女趕走妻子。形容百姓困苦,妻離子散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韓愈《御史臺上論天旱人饑狀》:“上恩雖宏,下困猶甚,至聞有棄子逐妻以求口食。”
    378

    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ì chū ér zuò,rì luò ér x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作:做工。太陽升起就做工,太陽下山就休息。泛指簡樸單純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路遙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三卷第12章:“如果你從小就在這個天地里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那你現在就會和眾鄉親抱同一理想。”
    379

    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ì chū ér zuò,rì rù ér x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太陽升起就起來勞動,太陽下山就休息。原指上古人民的方式,后亦泛指單純簡樸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莊子 讓王》:“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。”
    380

    如登春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ú dé chūn t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春臺:美好的旅游、觀光的地方,比喻極好的環境。好象在幸福的太平世界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老子》第二十章:“眾人熙熙,如享太牢,如登春臺。”
    * 關于生活的成語 形容生活的成語 描述生活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