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生活的成語 (605個)

    301

    糲食粗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ì shí cū y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糲:粗米。粗布衣服,粗劣的食品。比喻清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無名氏《張協狀元·大公資助張協》:“奴供備糲食粗衣。”
    302

    露宿風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ù sù fēng c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在露天過夜,在風口吃飯。形容行旅的辛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蘇軾《將至筠先寄遲適遠三猶子》詩:“露宿風餐六百里,明朝飲馬南江水。”
    303

    陋巷簞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òu xiàng dān piáo
    成語解釋:
    陋:簡陋,窄小;簞:古代盛飯用的圓形竹器。住在陋巷里,用簞吃飯,用瓢喝水。形容極為窮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雍也》:“一簞事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,回也不改其樂。”
    304

    樂業安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è yè ān j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愉快地從事自己的職業,過著安定的。形容產、思想狀況安定正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無名氏《延安府》第一折:“見如今四海無虞,八方黎庶皆豐富,樂業安居。”
    305

    鷺約鷗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ù yuē ōu m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與鷺、鷗相約結盟。比喻隱居者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高觀國《青玉案》詞:“一堤風月,六橋煙水,鷺約鷗盟在。”
    306

    聊以卒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áo yǐ zú s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聊:姑且;勉強;卒:盡;終;歲:一年。姑且這樣度過一年。本指逍遙自在地度日。現用以形容的艱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襄公二十一年》:“人謂叔向曰:‘子離于罪,其為不知乎?’叔向曰:‘與其死亡若何?詩曰:優哉游哉,聊以卒歲。知也。’”
    307

    民不安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 bù ān zhě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安:安穩。人民不能安心睡覺。形容極不穩定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寶嘉《文明小史》第43回:“被他這一鬧,卻鬧得人心皇皇,民不安枕了。”
    308

    茅茨不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áo cí bù ji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茅茨:茅屋;翦:修飾。用茅草覆蓋屋頂,而且沒有修剪整齊。形容簡陋儉樸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韓·韓非《韓非子·五蠹》:“堯之王天下也,茅茨不翦,采椽不斫。”
    309

    茅茨不翦,采椽不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áo cí bù jiǎn,cǎi chuán bù zhuó
    成語解釋:
    茅茨:茅屋;翦:修飾;采椽:櫪木或柞木椽子;斫:砍削。用茅草覆蓋屋頂,屋頂的椽子也未加砍削。形容簡陋儉樸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韓·韓非《韓非子·五蠹》:“堯之王天下也,茅茨不翦,采椽不斫。”
    310

    暮爨朝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ù cuàn cháo ch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早晨舂米晚上燒火煮飯,形容清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金·元好問《后平湖曲》:“樓上墻頭無一物,暮爨朝舂一足。”
    311

    茅茨土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áo cì tǔ jiē
    成語解釋:
    茅草蓋的屋頂,泥土砌的臺階。形容房屋簡陋,或儉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袁宏《后漢紀 光武帝紀一》:“禮有損益,質文無常,茅茨土階,致其肅也。”
    312

    賣兒貼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ài ér tiē f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因所迫,把妻子兒女賣給別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南齊書 良政傳 虞愿》:“陛下起此寺,皆是百姓賣兒貼婦錢,佛若有知,當悲哭哀愍。”
    313

    賣兒鬻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ài ér yù nǚ
    成語解釋:
    鬻:賣。指窮困到極點;無法養家糊口;維持;被迫賣掉自己的兒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47回:“破家蕩產,鬻兒賣女,時有所聞。”
    314

    麥飯豆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ài fàn dòu g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羹:湯。指粗劣食品。用來比喻水平低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洪應明《菜根譚》:“木床石枕冷家風,擁衾時魂夢亦爽;麥飯豆羹淡滋味,放箸處齒頰猶香。”
    315

    暮鼓晨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ù gǔ chén zh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寺廟中早晚報時的鐘鼓之聲。比喻令人警覺醒悟的學說或言論。形容僧尼那樣寂寞單調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北朝 庚信《陪駕幸終南山和宇文月史》:“戍樓鳴夕鼓,山寺響晨鐘。”
    316

    賣劍買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ài jiàn mǎi ni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賣掉刀劍;買進耕牛。形容改業歸農;也形容離開戰斗;從事產勞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 班固《漢書 循吏傳 龔遂》:“民有帶持刀劍者,使賣劍買牛,賣刀買櫝。”
    317

    賣爵鬻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ài jué yù z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鬻:賣。因所迫,出賣爵位和子女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賈誼《新書·無蓄》:“歲惡不入,賣爵鬻子,既或聞耳矣。”
    318

    賣爵贅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ài jué zhuì z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贅子:窮苦人家把孩子賣給富家做奴婢。因所迫,出賣爵位和子女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嚴助傳》:“數年歲比不登,民待賣爵贅子以接衣食。”
    319

    民力雕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 lì diāo b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雕弊:困苦,衰敗。社會經濟衰敗,人民困苦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荀悅《漢紀·武帝紀》:“當武帝之時,賦役煩眾,民力雕弊。”
    320

    買米下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ǎi mǐ xià guō
    成語解釋:
    家中沒有米,要去買米才能做飯。指貧困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二回:“退還給他,我不等他這二兩銀子買米下鍋。”
    * 關于生活的成語 形容生活的成語 描述生活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