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生命的成語 (148個)

    121

    鳥為食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ǎo wéi shí w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鳥兒為了吃食而死。比喻人為了名利而喪失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無名氏《官場維新記》第13回:“‘人為財死,鳥為食亡。’當時袁伯珍聽得這些話,便要從此發一宗洋財。”
    122

    輕身殉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īng shēn xùn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輕視而為正義事業犧牲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杜預《女記》:“當時聞之,人無勇怯,莫不強膽增氣,輕身殉義,攮袂高談稱羨。”
    123

    輕身徇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īng shēn xùn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徇:通“殉”,為正義而獻身。不顧,為正義而獻身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申屠蟠《為猴氏女玉奏記外黃令》:“當時聞之,人無勇怯,莫不強膽增氣,輕身徇義,攮袂高談稱羨。”
    124

    全身遠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uán shēn yuǎn h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遠:離。保全,遠離災害、危害之地。亦作“遠害全身”、“全身遠禍”、“潛身遠禍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·王風·君子陽陽序》:“君子遭亂,相招為祿仕,全身遠害而已。”
    125

    人非木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én fēi mù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,容易為外界事物所打動,不同于無、無知覺、無感情的樹木石頭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報任安書》:“身非木石,獨與法吏為伍,深幽囹圄之中,誰可告訴者?”
    126

    如日方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ú rì fāng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方:剛剛。像太陽剛剛升起一樣。比喻正處于興盛階段;有廣闊的發展前途和堅強的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 小雅 天保》:“如月之恒,如日之升。”
    127

    仁人志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én rén zhì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仁愛而有節操,能為正義犧牲的人。現在泛指愛國而為革事業出力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韓嬰《韓詩外傳》第三卷:“育群物而不倦,有似仁人志士,是仁者之所以樂山也。”
    128

    人為財死,鳥為食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én wèi cái sǐ,niǎo wèi shí w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舊時俗語。意思是為了追求金錢,連都可以不要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13回:“俗話說得好:‘人為財死,鳥為食亡。’當時袁伯珍聽得這些說話,便要從此發一宗洋財。”
    129

    如月之恒,如日之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ú yuè zhī héng,rú rì zhī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恒:月上弦。像逐漸圓滿的上弦月亮,像太陽剛剛升起。比喻正處在興盛時期或有強大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·小雅·天保》:“如月之恒,如日之升,如南山之壽。”
    130

    殺身報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 shēn bào guó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不惜犧牲來報答國家。亦作“殺身救國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楊炯《中書令汾陰公薛振行狀》:“臣又多幸天皇任之以股肱,誓期殺身報國,致一人于堯舜。”
    131

    殺身成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 shēn chéng m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為正義捐棄而贏得美名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范雎蔡澤列傳》:“士固有殺身以成名,唯義之所在,雖死無所恨。”
    132

    殺身救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 shēn jiù guó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不惜犧牲以報答國家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44回:“夫料事能中,智也;盡心謀國,忠也;臨難不避,勇也;殺身救國,仁也。”
    133

    守死善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ǒu sǐ shàn d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保護道的完善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泰伯》:“篤信好學,守死善道。”
    134

    舍身圖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ě shēn tú b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舍:放棄;報:報答。接受了別人的大恩惠,犧牲也要報答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無名氏《鳴鳳記·物公劾奸》:“剩此微軀,皆賴天恩庇;舍身圖報,如何敢埈巡回避。”
    135

    士死知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sǐ zhī j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士:有才識的人。為了報答知己,不惜犧牲。亦作“士為知己者死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劉向《戰國策·趙策》:“士為知己者死,女為悅己者容,吾其報知氏之讎矣。”
    136

    矢志捐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ǐ zhì juān q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矢:通“誓”,發誓;捐軀:犧牲。立志犧牲而不屈服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清史稿·尚可喜傳》:“惟知矢志捐軀,保國嶺南,以表臣始終之誠。”
    137

    為臣死忠,為子死孝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éi chén sǐ zhōng,wéi zǐ sǐ xi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為:作為。為臣的應不惜忠于帝王,為子的應不惜孝順父母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吾丘瑞《運甓記·父子死節》:“為臣死忠,為子死孝,孩兒兄弟二人,情愿同爹爹出陣。”
    138

    為國捐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èi guó juān q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捐:獻;軀:身體,指。為國家犧牲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錢采《說岳全傳》第39回:“為國捐軀赴戰場,丹心可并日爭光。”
    139

    徇公滅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ùn gōng miè s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徇:獻出。為國家公眾獻身,棄私利于不顧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白居易《與薛蘋詔》:“卿勤王之節,徇公滅私;事主之誠,移忠資孝。”
    140

    徇公忘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ùn gōng wàng j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徇:獻出。為國家公眾獻身,棄私利于不顧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吳曾《能改齋漫錄·奪范純仁謚忠宣議》:“直欲戒后世亂臣賊子之迷罔,徇公忘己,為國惜賢。”
    * 關于生命的成語 形容生命的成語 描述生命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