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生命的成語 (148個)

    101

    與天地同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ǔ tiān dì tóng xi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休:停止。力與天地相同。比喻無窮無盡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神異經》:“西北荒中,有玉饋之酒,酒泉注焉,上有玉樽,取一樽,一樽復,與天地同休,無干時。”
    102

    一息尚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xī shàng cú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還有一口氣。指到了的最后階段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泰伯》:“死而后已,不亦遠乎”宋 朱熹集注:“一息尚存,此志不容少懈,可謂遠矣。”
    103

    百身何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ǎi shēn hé sh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身:指;何:怎能;贖:抵換。意思是自己就有一百條也抵換不回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梁 劉令嫻《祭夫徐敬業文》:“躬奉正衾,親觀啟足。一見無期,百身何贖?”
    104

    粉骨捐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ěn gǔ juān q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粉身碎骨,獻出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杜牧《又謝賜批答表》:“勢當戮力盡瘁,粉骨捐軀,知無不為,見死寧避!”
    105

    粉身灰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ěn shēn huī g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身體粉碎而死。比喻為了某種目的或遭到什么危險而喪失。同“粉身碎骨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張鷟《游仙窟》:“玉饌珍奇,非常厚重,粉身灰骨,不能酬謝。”
    106

    蝮螫解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ù shì jiě w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螫:蜂螫;解:放棄。手腕被蝮蛇咬傷,應立即截斷,以免危及。比喻面臨危險,必須棄小求大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王惲《雙廟懷古》詩:“二公明此機,死守誓不變。雖危所保大,如腹螫解腕。”
    107

    亙古不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èn gǔ bù mi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亙:橫貫;亙古:從古至今;滅:絕滅。從古到今,永不絕滅。形容永久的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108

    割肉飼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ē ròu sì h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飼:喂。割下身上的肉喂老虎。比喻既舍棄也無法滿足對方的貪欲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:“今有難,無他端而欲赴秦軍,譬若以肉投餒虎,何功之有哉。”
    109

    茍延殘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ǒu yán cán x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茍延:茍且延續;殘息:臨死前殘存的喘息。指勉強維持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朱熹《乞追還待制職名……》:“方敢冒昧,今雖茍延殘息,終是不堪異日使令。”
    110

    患難相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àn nàn xiāng s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遇到患難彼此互相救助,甚至不惜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儒行》:“儒有聞善以相告也,見善以相示也,爵位相先也,患難相死也。”
    111

    患難相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àn nàn xiāng x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恤:體恤,周濟。遇到患難彼此互相救助,甚至不惜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河南程氏文集》第11卷:“度鄉村遠近為伍保,使之力役相助,患難相恤,而奸偽無所容。”
    112

    捐軀報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uān qū bào guó
    成語解釋:
    捐軀:舍棄。犧牲自己的;來報效國家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元史 王戢傳》:“臣以布衣受恩,誓捐軀報國,今既僨軍,得死為幸!”
    113

    捐軀濟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uān qū jì n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捐軀:犧牲;濟:救助。犧牲,以解救國家的危難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魏志·陳思王植傳》:“夫憂國忘家,捐軀濟難,忠臣之志也。”
    114

    救死扶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ù sǐ fú sh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扶:扶助。搶救垂危的人;照顧受傷的人。形容醫務工作者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精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報任少卿書》:“仰億萬之師,與單于連戰十有余日,所殺過半當,虜救死扶傷不給。”
    115

    救死扶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ù sǐ fú wē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救護垂危者,照顧危亡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張鷟《龍筋鳳髓判 左右驍衛》:“重人賤畜,往哲之嘉猷;救死扶危,明王之盛事。”
    116

    捐身徇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uān shēn xùn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為正義而犧牲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岳飛《申司進兵狀》:“累準朝廷指揮催督,此正飛等捐身徇義之秋。”
    117

    據圖刎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ù tú wěn sh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貪圖未得的利益而斷送自己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文子 上義》:“左手據天下之圖而右手刎其喉,雖愚者不為,身貴于天下也。”
    118

    可殺不可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ě shā bù kě r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辱:侮辱。可以犧牲但不可遭受侮辱。形容做人的尊嚴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孔子家語·儒行解》:“儒有可親而不可卻,可近而不可迫,可殺而不可辱。”
    119

    溘先朝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è xiān zhāo l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朝露消失得還快。形容死得過早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李德裕《張辟疆論》:“若平勃二人溘先朝露,則劉氏之業必歸呂宗。”
    120

    留得青山在,不怕沒柴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,bù pà méi chái shā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只要還有,就有將來和希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凌蒙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十二:“留得青山在,不怕沒柴燒。雖是遭此大禍,兒子官職還在,只要到得任所,便好了。”
    * 關于生命的成語 形容生命的成語 描述生命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