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犧牲的成語 (45個)
-
1
自我犧牲
- 成語拼音:
- zì wǒ xī shēng
- 成語解釋:
- 為別人(或事)犧牲自己
- 成語出處:
- 陶鑄《松樹的風格》:“我對松樹懷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卻是它那種自我犧牲的精神。”
-
2
拆東補西
- 成語拼音:
- chāi dōng bǔ xī
- 成語解釋:
- 拆倒東邊的墻,以修補西邊的墻。比喻為了應急而犧牲這個彌補那個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陳師道《次韻蘇公西湖徙魚》:“小家厚斂四壁立,拆東補西裳作帶。”
-
3
從容就義
- 成語拼音:
- cóng róng jiù yì
- 成語解釋:
- 從容:不慌不忙;鎮定自若;就義:為正義事業而犧牲。非常鎮靜;毫不畏懼地為正義事業而犧牲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朱熹《近思錄》:“感慨殺身者易,從容就義者難。”
-
4
蹈鋒飲血
- 成語拼音:
- dǎo fēng yǐn xuè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勇敢,不怕犧牲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吳敏樹《唐子方方伯夢硯齋銘》:“公驟起鄉閭,捐家室,誓徒旅,蹈鋒飲血,其軍最為雄健矣。”
-
5
粉骨碎身
- 成語拼音:
- fěn gǔ suì shēn
- 成語解釋:
- 指身軀粉碎,犧牲生命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蔣防《霍小玉傳》:“平生志愿,今日獲從,粉骨碎身,誓不相舍。”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十:“蘭孫道:‘相公、夫人正是重生父母,雖粉骨碎身,無可報答。’”
-
6
粉身碎骨
- 成語拼音:
- fěn shēn suì gǔ
- 成語解釋:
- 全身粉碎。多指為了某種目的而不惜犧牲生命。也比喻徹底遭到失敗或遭遇極大的磨難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蔣防《霍小玉傳》:“平生志愿,今日獲從,粉骨碎身,誓不相舍。”
-
7
蝮蛇螫手,壯士解腕
- 成語拼音:
- fù shé shì shǒu,zhuàng shì jiě wàn
- 成語解釋:
- 手腕被腹蛇咬傷,便立即截斷,以免毒液延及全身,危及生命。比喻事到緊要關頭,必須下決心當機立斷。也比喻犧牲局部,照顧全局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司馬光《資治通鑒 梁武帝中大通二年》:“蝮蛇螫手,壯士解腕。割指亦是其類,乃吉祥也。”
-
8
躬蹈矢石
- 成語拼音:
- gōng dǎo shǐ shí
- 成語解釋:
- 謂將帥親臨前線,冒著敵人的箭矢礧石,不怕犧牲自己。
- 成語出處:
- 三國·魏·曹操《褒揚泰山太守呂虔令》:“卿在郡以來,擒奸討暴,百姓獲安,躬蹈矢石,年征輒克。”
-
9
盡節死敵
- 成語拼音:
- jìn jié sǐ dí
- 成語解釋:
- 盡:竭盡;節:節操。竭盡節義,捐軀殺敵。指為正義而犧牲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齊·管仲《管子·形勢》:“入則務本疾作,以實倉廩;出則盡節死敵,以安社稷。”
-
10
捐軀報國
- 成語拼音:
- juān qū bào guó
- 成語解釋:
- 捐軀:舍棄生命。犧牲自己的生命;來報效國家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元史 王戢傳》:“臣以布衣受恩,誓捐軀報國,今既僨軍,得死為幸!”
-
11
捐軀濟難
- 成語拼音:
- juān qū jì nàn
- 成語解釋:
- 捐軀:犧牲生命;濟:救助。犧牲生命,以解救國家的危難
- 成語出處:
-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魏志·陳思王植傳》:“夫憂國忘家,捐軀濟難,忠臣之志也。”
-
12
捐軀殉國
- 成語拼音:
- juān qù xùn guó
- 成語解釋:
- 殉國:為國家的利益而犧牲生命。為了國家而獻出生命。
- 成語出處:
- 北魏·楊衒兺《洛陽伽藍記·追光寺》:“既見義忘家,捐生殉國,永言忠烈何日忘之!”
-
13
捐軀殞首
- 成語拼音:
- juān qū yǔn shǒu
- 成語解釋:
- 捐軀:犧牲生命;殞:墜落。舍棄身軀,拋棄頭顱。形容不惜犧牲生命
- 成語出處:
- 宋·王安石《第三札子》:“仰荷天地至恩,捐軀殞首,無以上報。”
-
14
捐生殉國
- 成語拼音:
- juān shēng xùn guó
- 成語解釋:
- 捐生:舍棄生命;殉國:為國家而犧牲生命。為了國家而犧牲自己的生命
- 成語出處:
- 北魏·楊衒之《洛陽伽藍記·追光寺》:“既見義忘家,捐生殉國,永言忠烈,何日忘之!”
-
15
捐身徇義
- 成語拼音:
- juān shēn xùn yì
- 成語解釋:
- 為正義而犧牲生命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岳飛《申司進兵狀》:“累準朝廷指揮催督,此正飛等捐身徇義之秋。”
-
16
慷慨就義
- 成語拼音:
- kāng kǎi jiù yì
- 成語解釋:
- 慷慨:意氣昂揚。勇敢地為正義事業而犧牲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朱鼎《玉鏡臺記 王敦反》:“大丈夫當慷慨赴義,何用悲為!”
-
17
可殺不可辱
- 成語拼音:
- kě shā bù kě rǔ
- 成語解釋:
- 辱:侮辱。可以犧牲生命但不可遭受侮辱。形容做人的尊嚴
- 成語出處:
- 《孔子家語·儒行解》:“儒有可親而不可卻,可近而不可迫,可殺而不可辱。”
-
18
寧為玉碎,不為瓦全
- 成語拼音:
- nìng wéi yù suì,bù wéi wǎ quán
- 成語解釋:
- 寧做玉器被打碎,不做瓦器而保全。比喻寧愿為正義事業犧牲,不愿喪失氣節,茍且偷生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北齊書 元景安傳》:“大丈夫寧可玉碎,不能瓦全。”
-
19
輕身殉義
- 成語拼音:
- qīng shēn xùn yì
- 成語解釋:
- 謂輕視生命而為正義事業犧牲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·杜預《女記》:“當時聞之,人無勇怯,莫不強膽增氣,輕身殉義,攮袂高談稱羨。”
-
20
取義成仁
- 成語拼音:
- qǔ yì chéng rén
- 成語解釋:
- 謂為正義而犧牲生命。語本《論語·衛靈公》:“志士仁人,無求生以害仁,有殺身以成仁。”
- 成語出處:
- 語出《論語·衛靈公》:“志士仁人,無求生以害仁,有殺身以成仁。”
* 關于犧牲的成語 形容犧牲的成語 描述犧牲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