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牲口的成語 (9個)
-
1
口血未干
- 成語拼音:
- kǒu xuè wèi gān
- 成語解釋:
- 古時訂立盟約,要在嘴上涂上牲口的血。指訂約不久就毀約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襄公九年》:“與大國盟,口血未干而背之,可乎?”
-
2
歃血為盟
- 成語拼音:
- shà xuè wéi méng
- 成語解釋:
- 古代參加盟會者;在嘴邊涂上牲口的血;表示誠意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蘇安恒《請則天皇后復位于皇子》:“歃血為盟,指河為誓,非李氏不王,非功臣不封。”
-
3
背槽拋糞
- 成語拼音:
- bèi cáo pāo fèn
- 成語解釋:
- 背:背向。像牲口一樣剛吃完槽里的食就背轉身來拉屎。比喻忘恩負義,以怨報德
- 成語出處:
- 元·關漢卿《調風月》第一折:“一個個背槽拋糞,一個個負義忘恩。”
-
4
并轡齊驅
- 成語拼音:
- bìng pèi qí qū
- 成語解釋:
- 轡:駕馭牲口的韁繩;齊驅:一齊快跑。幾匹馬并排拉著車一齊奔跑。比喻齊頭并進,不分前后高低
- 成語出處:
- 郭沫若《稷下黃老學派的批判》:“墨家差不多完全揚棄了神鬼的尊崇,而和名家并轡齊驅地突入于辨論的明察與客觀世界的解剖。”
-
5
擊轅之歌
- 成語拼音:
- jī yuán zhī gē
- 成語解釋:
- 擊:敲打;轅:伸向車前駕牲口的長木。敲擊著轅木唱的歌。指平民百姓的歌
- 成語出處:
- 三國·魏·曹植《與楊德祖書》:“擊轅之歌,有禮風雅。”
-
6
籠絡人心
- 成語拼音:
- lǒng luò rén xīn
- 成語解釋:
- 籠絡:原是羈絆牲口的用具;引申為使用手段拉攏人。用權術耍手段以拉攏、駕馭別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宋史 胡安國傳》:“自蔡京得政,士大夫無不受其籠絡,超然遠跡不為所污如安國才實鮮。”
-
7
牛驥同皂
- 成語拼音:
- niú jì tóng zào
- 成語解釋:
- 皂:牲口槽。牛跟馬同槽。比喻不好的人與賢人同處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焦贛《易林 升之小畜》:“牛驥同槽,郭氏以亡。”
-
8
牛餼退敵
- 成語拼音:
- niú xì tuì dí
- 成語解釋:
- 餼:活的牲口。用牛羊擊退敵軍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張衡傳》:“弦高以牛餼退敵,墨翟以縈帶全城。”
-
9
亡羊補牢
- 成語拼音:
- wáng yáng bǔ láo
- 成語解釋:
- 羊丟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。比喻出了問題以后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。亡:逃亡,丟失;牢:關牲口的圈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劉向《戰國策 楚策四》:“見兔而顧犬,未為晚也;亡羊而補牢,未為遲也。”
* 關于牲口的成語 形容牲口的成語 描述牲口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