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牛牛的成語 (180個)

    121

    不飲水強按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bù yǐn shuǐ qiáng àn t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強迫他人干某一件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九章:“不飲水強按頭尚且不行,何況是婚姻大事。”
    122

    刀割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dāo gē j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殺只雞用宰的刀。比喻大材小用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王充《論衡 自紀》:“刀割雞,舒戟采葵。”
    123

    刀小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dāo xiǎo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刀:宰的刀。用宰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試驗。比喻有大本領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蘇軾《送歐陽主簿赴官韋城》詩:“讀遍牙簽三萬軸,欲來小邑試刀。”
    124

    高馬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gāo mǎ d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人長得高大強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小說月報》1981年第1期:“東寧縣縣委書記劉番成長得濃眉大眼,高馬大。”
    125

    黃狗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huáng gǒu b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黃,膽囊中的結石;狗寶,狗臟器中的凝結物。兩者都是內臟病變的產物,因以喻壞透了的心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六十五回:“若大家好取和便罷,倘若有一點叫人過不去,我有本事先把你兩個的黃狗寶掏了出來,再和那潑婦拼了這命,也不算是尤三姑奶奶!”
    126

    角掛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jiǎo guà sh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讀書勤奮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唐書·李密傳》:“聞包愷在緱山,往從之。以蒲韉乘,掛《漢書》一帙角上,行且讀。”
    127

    角書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jiǎo shū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勤奮讀書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唐書 李密傳》:“以蒲韉乘,掛《漢書》一帙角上,行且讀。”
    128

    毛細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máo xì y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極細的小雨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梁紹壬《兩般秋雨庵隨筆》第五卷:“毛細雨送斜陽。”
    129

    馬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mǎ z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在皇帝前如馬般奔走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報任少卿書》:“太史公馬走司馬遷再拜言,少卿足下:曩者辱賜書,教以慎于接物,推賢進士為務。”
    130

    入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í niú rù hǎ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泥塑的進入大海中就會化掉。比喻一去不返;杳無音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 潭州龍山和尚》:“我見兩個泥斗入海,直至如今無消息。”
    131

    皮大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pí dà w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皮:指虛套的話。指會吹噓而不干實事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李曉明《平原槍聲》:“都是皮大王!”
    132

    頭不對馬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tóu bù duì mǎ zu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警世通言 蘇知縣羅衫再合》:“見鬼,大爺自姓高,是江西人,頭不對馬嘴!”
    133

    童馬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tóng mǎ z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舊時泛指地位卑下的人。童,牧童;馬走,猶仆役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元稹《〈白氏長慶集〉序》:“然而二十年間,禁省、觀寺、郵候墻壁之上無不書,王公妾婦、童馬走之口無不道。”
    134

    寧為雞口,勿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ìng wéi jī kǒu,wù wéi niú h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寧:寧愿;后:的肛門。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肛門。比喻寧居小者之首,不為大者之后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傳》第二回:“生員雖貧士也,語云,‘寧為雞口,勿為后。’豈有圣門弟子,貪紈袴之膏粱,而亂朝廷之名教者乎!”
    135

    寧為雞尸,無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ìng wéi jī shī,wú wéi niú c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尸:主持,主管。比喻寧可做小國的主人,也不做大國的仆從。指寧可在小地方當家作主,不去大地方受人指使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司馬光《資治通鑒·周顯王三十六年》胡三省注:“蘇秦說韓王寧為雞尸,無為從。尸,主也。”
    136

    寧為雞尸,不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ìng wéi jī shī,bù wéi niú c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尸:主持,主管。比喻寧可做小國的主人,也不做大國的仆從。指寧可在小地方當家作主,不去大地方受人指使
    成語出處:
    北齊·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書證》:“寧為雞尸,不為從。”
    137

    餼退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xì tuì d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餼:活的牲口。用羊擊退敵軍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張衡傳》:“弦高以餼退敵,墨翟以縈帶全城。”
    138

    衣病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yī bìng w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貧病交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劉克莊《沁園春·再和林卿韻》詞:“便羊裘歸去,難留嚴子;衣病臥,肯泣王章?”
    139

    衣歲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yī suì yu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貧困的生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曾國藩《送妹夫王五歸》詩之四:“織屨辟纑終古事,衣歲月即羲皇。”
    140

    庖丁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áo dīng jiě ni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庖丁:廚師。廚師解割了全。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觀規律的人;技術純熟神妙;做事得心應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莊周《莊子 養生主》:“庖丁為文惠君解,手之所觸……”
    * 關于牛牛的成語 形容牛牛的成語 描述牛牛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