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災禍的成語 (135個)

    121

    血肉橫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uè ròu héng fē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因遭受戰爭或其他意外死傷時;血肉四濺的慘狀。橫飛:亂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陳天華《獅子吼》第八回:“即有幾個如狼似虎的獄吏,各執竹條,縱橫亂打,打得血肉橫飛,足足打了四個小時,方才喪命。 ”
    122

    薰香自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ūn xiāng zì shāo
    成語解釋:
    薰:香草。薰草因為有香氣而招致焚燒。比喻人因有才能而招致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龔勝傳》:“薰以香自燒,膏以明自銷,龔生竟夭天年,非吾徒也。”
    123

    有備無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ǒu bèi wú h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備:防備;患:患難;。事先有防備就可能避免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襄公十一年》:“《書》曰:‘居安思危。’思則有備,有備無患。”
    124

    一長二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cháng èr du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意外的或事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漁《凰求鳳 假病》:“若有一長二短,叫我怎生舍得。”
    125

    一長兩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cháng liǎng du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意外的或事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106回:“娘娘倘有一長兩短,小尼豈肯獨活。”
    126

    羽蹈烈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ǔ dǎo liè huǒ
    成語解釋:
    羽:鳥。鳥去踏滅烈火。比喻不自量力而自取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劉向《新序·雜事》:“若以桀詐堯,譬之若以卵投石,若以指繞沸,若羽蹈烈火,入則焦沒耳。”
    127

    引火燒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n huǒ shāo shē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自招;自討苦吃或自取滅亡。也可比喻主動暴露自己的錯誤;爭取大家的批評;幫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東魯古狂生《醉醒石》第三回:“莊上人見典史親來捉獲,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,生怕引火燒身,連忙把余琳并馮都送將出來。”
    128

    引水入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n shuǐ rù qi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自招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四回:“這不是我自己引水入墻,開門揖盜么。”
    129

    猿穴壞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uán xué huài sh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小事不注意,就會造成大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孔融《臨終》詩:“河潰蟻孔端,山壞由猿穴。”
    130

    陰雨晦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n yǔ huì m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晦冥:昏暗。陰雨連綿,天昏地暗。比喻不斷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宣和遺事》楔子:“上下三千余年,興廢百千萬事,大概光風霽月之時少,陰雨晦冥之時多。”
    131

    再實之根必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ài shí zhī gēn bì sh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年之內再度結果的樹,根必受傷。比喻過度幸運,反而招致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淮南子 人間訓》:“再實之根必傷,掘藏之家必有殃。”
    132

    再實之木根必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ài shí zhī mù gēn bì sh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年之內再度結果的樹,根必受傷。比喻過度幸運,反而招致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范嘩《后漢書·馬皇后紀》:“常觀富貴之家,祿位重疊,猶再實之木,其根必傷。”
    133

    自遺伊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yí yī q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伊:是,此;戚:憂患。比喻自尋煩惱,自招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·如是我聞二》:“若公則自遺伊戚,可無庸訴也。”
    134

    自作孽,不可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zuò niè,bù kě huó
    成語解釋:
    孽:罪惡,。指自己招來的罪孽或是逃不脫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公孫丑》:“天作孽,猶可違;自作孽,不可活。”
    135

    自作之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zuò zhī ni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孽:罪惡,。指自己招來的罪孽或是逃不脫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陶菊隱《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》第44章:“與賣國者言救國,與毀法者言護法……盡王揖唐等自作之草,如何與彼談判!”
    * 關于災禍的成語 形容災禍的成語 描述災禍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