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災禍的成語 (135個)

    101

    餓殍遍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è piǎo biàn yě
    成語解釋:
    殍:人餓死后的尸體。餓死的人到處都是。形容老百姓因饑饉大批餓死的悲慘景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孟軻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庖有肥肉,廄有肥馬,民有饑色,野有餓莩,此率獸而食人也。”
    102

    餓殍滿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è piǎo mǎn d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殍:餓死的人。滿路都是因饑餓而死的人的尸體。形容饑荒嚴重,人民大量死于饑寒的慘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仲長統《昌言·損益篇》:“坐視戰士之蔬菜,立望餓殍之滿道,如之何為君行此政也。”
    103

    餓莩載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è piǎo zǎi d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莩:餓死的人。載道:滿路。滿路都是因饑餓而死的人的尸體。形容饑荒嚴重,人民大量死于饑寒的慘狀。亦作“餓殍載道”、“餓殍滿道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錢泳《履園叢話·舊聞·席氏多賢》:“迨父歿未幾,適當明季,蝗旱不登,餓莩載道。”
    104

    放虎自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àng hǔ zì w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放出老虎來保衛自己。比喻利用壞人而自招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常璩《華陽國志 公孫述劉二牧志》:“此所謂獨坐窮山,放虎自衛者也。”
    105

    負薪救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ù xīn jiù huǒ
    成語解釋:
    背著柴草去救火。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除,結果使反而擴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韓非《韓非子 有度》:“其國亂弱矣,又皆釋國法而私其外,則是負薪而救火也,亂弱甚矣。”
    106

    和氣致祥,乖氣致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é qì zhì xiáng,guāi qì zhì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和氣:和睦;乖氣:不和順;戾:罪過。和睦招致吉祥,不和招致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百一居士《壺天錄》中卷:“和氣致祥,乖氣致戾,處家固然也,即涉世亦何不莫然!”
    107

    護身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ù shēn f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種小巧的裝飾品(如珠寶、玉石或紀念品),上面刻有符咒、咒文或符號,戴上這個護身寶貝可以防止(如疾病或魔力),或者幫助佩戴者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五本第四折:“是咱前者護身符,今日有權術。”
    108

    劫數難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é shù nán táo
    成語解釋:
    佛家用語,命中注定的。命中注定的難以逃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50回:“那怕你佛祖親來,也消了胸中五氣。逢此陣劫數難逃,遇他時真人怎躲。”
    109

    咎由自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ù yóu zì q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咎:;懲罰。、懲罰是由自己招來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:“時有所聞,雖然是咎由自取,然而大家談起來,總說這卜知府辦的太煞認真的。”
    110

    亢極之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àng jí zhī hu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亢:至高的;悔:。意為居高位的人要戒驕,否則會失敗而后悔。后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易 干》:“上九,亢龍有悔。《晉書 齊王冏傳》:“今明公忘亢極之悔,忽窮高之兇。棄五岳之安,居累卵之危,外以權勢受疑,內以百揆損神。”
    111

    顆粒無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ē lì wú shō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收:收成。連一粒米也沒收獲到。多指因造成絕收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西湖漁隱主人《歡喜冤家》第三回:“我家今年那租田,自然顆粒無收的了。”
    112

    括囊避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uò náng bì ji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括囊:束緊口袋;咎:罪責,。為人謹慎小心,不輕易說話,避免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楊賜傳》:“不敢自同凡臣,括囊避咎。”
    113

    披麻救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ī má jiù huǒ
    成語解釋:
    披著麻去救火。比喻惹火燒身,自招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無名氏《賺蒯通》第三折:“則落你好似披麻救火,蒯徹也不似那般人隨風倒舵。”
    114

    三長兩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cháng liǎng du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意外的或事故;現多指死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羅貫中《三遂平妖傳》:“萬一些后再有三長兩短,終不能靠著太醫活命。”
    115

    順德者吉,逆天者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ùn dé zhě jí,nì tiān zhě xi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順:依順;吉:吉利;逆:違逆;兇:不幸。符合道德的就可得到吉利,違背天意的必定遭受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楊梓《豫讓吞炭》第四折:“你道順德者吉,逆天者兇,我怎肯二意三心,背義忘恩,有始無終。”
    116

    喪門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àng mén x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愛爭吵的人。比喻帶來或者晦氣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劉鶚《老殘游記》第四回:“犯著這位喪門星,事情可就大大的不妥了,我先去碰碰看罷!”
    117

    守望相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ǒu wàng xiāng zh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守望:防守了望。為了對付來犯的敵人或意外的,鄰近各村落互相警戒,互相援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孟軻《孟子 滕文公上》:“鄉田同井,出入相友,守望相助,疾病相扶持。”
    118

    掃帚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ào zhǒu x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彗星。罵被認為帶來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87回:“你這個小賤人,命帶掃帚星!進門不到一年,先掃死了丈夫,再把公公的差使掃掉了。”
    119

    虛船觸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ū chuán chù zhōu
    成語解釋:
    虛:空;舟:船。比喻虛心可以遠離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山水》:“方舟而濟于河,有虛船來觸舟,雖有偏心之人不怒。”
    120

    心驚肉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n jīng ròu ti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擔心臨頭;恐慌不安。形容心神不安;極其恐懼。跳:發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無名氏《爭報恩》:“不知怎么,這一會兒心驚肉戰,這一雙好小腳兒再走也走不動了。”
    * 關于災禍的成語 形容災禍的成語 描述災禍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