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泛指的成語 (642個)
-
161
斧鉞之誅
- 成語拼音:
- fǔ yuè zhī zhū
- 成語解釋:
- 鉞:古代兵器,像大斧;誅:殺戮,殺死。用斧、鉞殺人的刑罰。泛指死刑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莊子 至樂》:“莊子之楚,見空髑髏髐然有形,撽以馬捶,因而問之曰:'夫子貪生失理而為此乎?將子有亡國之事、斧鉞之誅而此乎?'”
-
162
割臂盟公
- 成語拼音:
- gē bì méng gōng
- 成語解釋:
- 割臂:刺破胳臂;盟:盟約。原指春秋戰國時魯莊公與孟任割破胳臂,訂下婚約。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寧約(指男女秘訂婚約)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左傳·莊公三十二年》:“初,公筑臺,臨黨氏,見孟任,從之。閟。而以夫人言,許之,割臂盟公。生子般焉。”
-
163
割臂之盟
- 成語拼音:
- gē bì zhī méng
- 成語解釋:
- 割臂:刺破胳臂;盟:盟約。原指春秋戰國時魯莊公與孟任割破胳臂,訂下婚約。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寧約(指男女秘訂婚約)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左傳·莊公三十二年》:“初,公筑臺,臨黨氏,見孟任,從之。閟。而以夫人言,許之,割臂盟公。生子般焉。”
-
164
甘脆肥醲
- 成語拼音:
- gān cuì féi nóng
- 成語解釋:
- 甘脆:美味;醲:指酒性濃烈。味美的食物。泛指美好的酒食
- 成語出處:
- 漢·枚乘《七發》:“甘脆肥醲,命曰腐腸之藥。”
-
165
孤獨鰥寡
- 成語拼音:
- gū dú guān guǎ
- 成語解釋:
- 泛指無依無靠的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老而無妻曰鰥,老而無夫曰寡,老而無子曰獨,幼而無父曰孤;此四者,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。”
-
166
孤兒寡婦
- 成語拼音:
- gū ér guǎ fù
- 成語解釋:
- 死了父親的孩子,死了丈夫的婦女。泛指失去親人,無依無靠者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陳龜傳》:“戰夫身膏沙漠,居人首系馬鞍。或舉國掩尸,盡種灰滅,孤兒寡婦,號哭城空,野無青草。”
-
167
鰥寡孤獨
- 成語拼音:
- guān guǎ gū dú
- 成語解釋:
- 鰥:年老無妻;寡:年老無夫;孤:年幼喪父;獨:年老無子。失去配偶或老年喪子;幼年喪父的人。也泛指無勞動力又無親人贍養的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孟軻《孟子 梁惠王下》:“老而無妻曰鰥,老而無夫曰寡,老而無子曰獨,幼而無父曰孤;此四者,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。”
-
168
孤寡鰥獨
- 成語拼音:
- gū guǎ guān dú
- 成語解釋:
- 泛指沒有勞動能力、無依無靠的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 鄒 孟軻《孟子 梁惠王下》:“老而無妻曰鰥,老而無夫曰寡,老而無子曰獨,幼而無父曰孤。此四者,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。”
-
169
矜寡孤獨
- 成語拼音:
- guān guǎ gū dú
- 成語解釋:
- 矜:同“鰥”,老而無妻的人;寡:寡婦;孤:孤兒;獨:獨身。泛指沒有勞動力而又獨居無靠的人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禮運》:“使老有所終,壯有所用,幼有所長,矜寡孤獨廢疾者,皆有所養。”
-
170
鰥寡孤煢
- 成語拼音:
- guān guǎ gū qióng
- 成語解釋:
- 煢,無兄弟。泛指沒有勞動力而又沒有親屬供養的人。同“鰥寡孤獨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陸贄《賜京畿及同華等州百姓種子賑給貧人詔》:“賑賜貧人,先盡鰥寡孤煢目下不濟者。”
-
171
鰥寡煢獨
- 成語拼音:
- guān guǎ qióng dú
- 成語解釋:
- 煢,無兄弟。泛指沒有勞動力而又沒有親屬供養的人。同“鰥寡孤獨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李白《虞誠令李公去思頌碑》:“公勖之親鄰,厄以兇事,而鰥寡煢獨,眾所賴焉。”
-
172
蓋棺事已
- 成語拼音:
- gài guān shì yǐ
- 成語解釋:
- 蓋:遮蓋;已:停止。人死了,事情才算完結。泛指終身堅持或追求某種事業
- 成語出處:
- 唐·杜甫《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》:“蓋棺事則已,此志常覬豁。”
-
173
鬼怪妖魔
- 成語拼音:
- guǐ guài yāo mó
- 成語解釋:
- 泛指各種害人的妖怪,比喻社會上作惡害人的惡勢力和壞人
- 成語出處:
- 清·無名氏《說唐》第62回:“原來是鬼怪妖魔都來拜我生日。”
-
174
各行各業
- 成語拼音:
- gè háng gè yè
- 成語解釋:
- 泛指所有的人所從事的各種行業
- 成語出處:
- 鄧小平《辦好學校,培養干部》:“過去我們想請各行各業開個名單,提高一些人的工資,說了好久,只是停留在口頭上,沒有實現。”
-
175
桂酒椒漿
- 成語拼音:
- guì jiǔ jiāo jiāng
- 成語解釋:
- 泛指美酒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楚辭·九歌·東皇太一》:“蕙肴蒸兮蘭藉,奠桂酒兮椒漿。”王逸注:“桂酒,切桂置酒中也;椒漿,以椒置漿中也。言己供待彌敬,乃以惠草蒸肴,芳蘭為藉,進桂酒椒漿,以備五味也。”
-
176
高爵重祿
- 成語拼音:
- gāo jué zhòng lù
- 成語解釋:
- 爵:爵位,官爵;祿:俸祿。泛指爵位高,俸祿厚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一回:“看官們,你道征伐是一刀一槍事業,勝負未分,晉王乃隋親王,高爵重祿,有甚不安逸,卻要做此事?”
-
177
羹藜含糗
- 成語拼音:
- gēng lí hán qiǔ
- 成語解釋:
- 藜:野菜。泛指飲食粗劣
- 成語出處:
- 隋 王通《中說 王道》:“越公以《食經》遺子,子不受,曰:‘羹藜含糗,無所用也。’”
-
178
羹藜唅糗
- 成語拼音:
- gēng lí hán qiǔ
- 成語解釋:
- 藜,野菜;唅,食也。泛指飲食粗劣。亦作“羹藜含糗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文選 王褒〈圣主得賢臣頌〉》:“羹藜唅糗者,不足與論太牢之滋味。”
-
179
歌樓舞榭
- 成語拼音:
- gē lóu wǔ xiè
- 成語解釋:
- 榭:建筑在高臺上的房屋。為歌舞娛樂而設立的堂或樓臺。泛指歌舞場所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呂令問《云中古城賦》:“歌臺舞榭,月殿云堂。”
-
180
膏粱文繡
- 成語拼音:
- gāo liáng wén xiù
- 成語解釋:
- 指富貴人家的奢華生活。亦泛指精細貴重的東西。語本《孟子·告子上》“《詩》云:‘既醉以酒,既飽以德。’言飽乎仁義也,所以不原人之膏粱之味也;令聞廣譽施于身,所以不原人之文繡也。”趙岐注:“膏粱,細粱如膏者也;文繡,繡衣服也。”
- 成語出處:
- 語本《孟子 ·告子上》:“《詩》云:‘既醉以酒,既飽以德。’言飽乎仁義也,所以不原人之膏粱之味也;令聞廣譽施于身,所以不原人之文繡也。”岐注:“膏粱,細粱如膏者也;文繡,繡衣服也。
* 關于泛指的成語 形容泛指的成語 描述泛指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