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泛指的成語 (642個)

    121

    黨同伐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ǎng tóng fá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黨:原同“儻”;偏袒;現在也結伙;伐:攻擊偏袒或聚集同自己意見相同的人;排斥、攻擊跟自己意見不同的人。社會上成幫結派相互斗爭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黨錮傳序》:“自武帝以后,崇尚儒學,至有石渠分爭之論,黨同伐異之說,守文之徒,盛于時矣。”
    122

    大庭廣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tíng guǎng zhò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庭:舊時官署的廳堂;后大院子;大庭:寬大的場所;廣:多;眾:許多人。聚集了很多人的公開場合。也作“廣庭大眾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孔鮒《孔叢子 公孫龍》:“如此人于廣庭大眾之中,見悔而不敢斗爭。”
    123

    道聽涂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o tīng tú shuō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從道路上聽到,在道路上傳說。沒有根據的傳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論語·陽貨》:“子曰:‘道聽而涂說,德之棄也。’”
    124

    鼎新革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ǐng xīn gé g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朝政變革或改朝換代。現除掉舊的,建立拳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易 雜卦》:“革,去故也;鼎,取新也。”
    125

    東洋大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ōng yáng dà hǎ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東洋:東邊的大海。無邊無際的大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27卷:“弄得神魂顛倒,意亂心迷,將前妻昔日恩義,撇向東洋大海。”
    126

    大雅君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yǎ jūn z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大雅:對品德高尚,才學優異者的贊詞。君子:有才德的人。有才德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漢書·景十三王傳贊》:“夫唯大雅,卓爾不群,河間獻王之矣。”《論語·八佾》:“君子之至于斯也,吾未嘗不得見也。”
    127

    獨占鰲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ú zhàn áo t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鰲:傳說中的大海龜、海鱉。舊時皇宮的殿門前臺階中間刻有飛龍及巨鰲的浮雕;皇帝在殿前召見新考中的狀元、榜眼等人。狀元跪在前面;正好是飛龍巨鰲浮雕的頭部。原科舉考試中了狀元。現占首位或第一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無名氏《陳州糶米》楔子:“殿前曾獻升平策,獨占鰲頭第一名。”
    128

    斗志昂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òu zhì áng y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斗:做事;昂揚:情緒高漲。形容做事的熱情很高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毛澤東《介紹一個合作社》:“從來也沒有看見人民群眾像現在這樣精神振奮,斗志昂揚,意氣風發。”
    129

    鼎足而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ǐng zú ér s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三方面對立的局勢。也三個方面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和邦額《夜譚隨錄 崔秀才》:“內則一妻一女一子,鼎足而三焉。”
    130

    倒載干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o zài gān gē
    成語解釋:
    倒:把鋒刃向里倒插著;載:陳設,放置;干戈:古代的兩種兵器,武器。把武器倒著放起來,比喻沒有戰爭,天下太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禮記·樂記》:“倒載干戈,包之以虎皮……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得用兵也。”
    131

    大張旗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zhāng qí g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大規模地搖旗擂鼓(張:展開;鋪排;旗鼓:古代作戰時傳達軍令的用具)。原形容作成的規模和聲勢大;現做事規模和聲勢很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張春帆《宦海》:“李參戎帶著這些人陸續出了鎮南關,便大張旗鼓,排齊隊伍,浩浩蕩蕩地向前進發。”
    132

    斷章取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uàn zhāng qǔ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引用《詩經》中某一篇章的詩句;借用來表達自己的意思;并不是所引詩篇的原意。后引用別人的詩文或談話;只根據自己的理解或需要截取片斷或部分;而不顧全文和原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賦《詩》斷章,余取所求焉。”
    133

    兒皇帝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ér huáng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五代時期石敬瑭勾結契丹建立后晉,對契丹主自稱兒皇帝。后投靠外國,建立傀儡政權的統治者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五代史 四夷附錄第一》:“學士以先君之命為書以賜國君,其書常曰:‘報兒皇帝云。’”
    134

    餓死事小,失節事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è sǐ shì xiǎo,shī jié shì d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失節:原為封建禮教女子失去貞操,后失去節操。貧困餓死是小事,失節事情就大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二程全書·遺書二十二》:“又問:‘或有孤孀貧窮無托者,可再嫁否?’曰:‘只是后世怕寒餓死,故有是說。然餓死事極小,失節事極大!’”
    135

    粉白黛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ěn bái dài hē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粉白:在臉上搽粉,使臉更白;黛黑:畫眉毛,使眉毛更黑。女子的妝飾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 鄭 列御寇《列子 周穆王》:“衣阿錫,曳齊紈,粉白黛黑,佩玉環雜。”
    136

    粉白黛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ěn bái dài lǜ
    成語解釋:
    女子的妝飾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韓愈《送李愿歸盤谷序》:“飄輕裾,翳長袖,粉白黛綠者,列屋而閑居。”
    137

    富比王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ù bǐ wáng h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王侯:王爵和侯爵,顯赫的爵位。形容非常富有
    成語出處:
    138

    飛芻挽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i chú wǎn s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飛:形容極快;芻:飼料;挽:拉車或船;粟:小米,糧食。迅速運送糧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 班固《漢書 主父偃傳》:“又使天下飛芻挽粟。”
    139

    鳧短鶴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ú duǎn hè ch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鳧脛短鶴脛長。長短不齊。馀缺不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關漢卿《喬牌兒》套曲:“算到天明走到黑,赤緊的是衣食。鳧短鶴長不能走。”
    140

    傅粉何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ù fěn hé l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傅粉:敷粉,抹粉;何郎:何晏,字平叔,曹操養子。原何宴面白,如同搽了粉一般。后美男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容止》:“何平叔美姿儀,面至白,魏明帝疑其傅粉。”
    * 關于泛指的成語 形容泛指的成語 描述泛指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