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民民的成語 (193個)

    121

    不畏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 bù wèi s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畏:懼怕。人不怕死。形容不怕死的氣慨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老子》第七十四章:“不畏死,奈何以死懼之。”
    122

    保于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 bǎo yú xì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執政的人有信還要有義,才能受到人擁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左傳·定公十四年》:“諺曰:‘保于信。’吾以信義也。”
    123

    淳俗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 chún sú h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風質樸敦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宋濂《敦睦堂記》:“海東之邑,聞有淳俗厚如鄒、魯,必張氏之化也歟!”
    124

    弭盜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ǐ dào ān mí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弭:平息;安:穩定。平息盜賊,穩定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34回:“像這盜賊橫行,全不肯講究一個弭盜安的良法。”
    125

    和年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 hé nián rě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樂年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后漢書·孝桓帝紀》:“幸賴股肱御侮之助,殘丑消蕩,和年稔,普天率土,遐邇洽同。”
    126

    有菜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 yǒu cài s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菜色:饑餓的臉色。形容因饑餓而顯得營養不良的樣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漢書 元帝紀》:“歲比災害,有菜色。”
    127

    怨沸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 yuàn fèi t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的怨聲就象開水在翻滾一樣。形容人對腐敗黑暗的反動統治怨恨到了極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袁枚《隨園詩話補遺》第十卷:“王荊公行新法,自知怨沸騰。”
    128

    皆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uán mín jiē b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把能參加戰斗的人全都武裝起來,隨時準備殲滅入侵之敵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王朔《癡人》:“我知道這種勾當已發展到五花八門、全皆兵的程度。”
    129

    取信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ǔ xìn yú mí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取得人的信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毛澤東《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》:“當時的情況是弱國抵抗強國,文中指出了戰前的政治準備一一取信于。”
    130

    辱國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ǔ guó tiǎn mí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辱國殃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劉基《春秋明經》:“他日西鄙之伐,辱國殄,果誰之所致乎!”
    131

    社稷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è jì shēng mí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社稷: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和谷神,代指國家。指國家與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傅抱石《鄭板橋集前言》:“何與于社稷生之計,三百篇之旨哉?”
    132

    師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ī lǎo mín kù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師:軍隊;老:疲憊。軍隊疲憊,百姓困苦。形容連年戰爭使兵疲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編五代史平話·晉史·下卷》:“楊光運統兵攻廣晉,逾年無功,晉主怕師老困。”
    133

    文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mín wén xu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封建社會后期,適應城市居需要而產生的一種文學。內容大多描寫市社會的生活和悲歡離合的故事,反映市階層的思想和愿望。宋元明話本是其代表作品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134

    使以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ǐ mín yǐ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時:農時。執政者要按照農時使用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學而》:“道千乘之國,敬事而信,節用而愛人,使以時。”
    135

    神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 nù mín tò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痛:恨。天神憤怒,百姓痛恨。形容因作惡多端,引起極大憤怒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晏嬰《晏子春秋·外篇》:“不思謗讟,不憚鬼神,神怒痛,無悛于心。”
    136

    神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 nù mín y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怨:怨恨。天神憤怒,百姓痛恨。形容因作惡多端,引起極大憤怒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68回:“師曠退,謂羊舌肸曰:‘神怒怨,君不久矣!’”
    137

    順天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ùn tiān xù mí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順:依順,順從;恤:體恤。順應天意,體恤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匈奴傳》:“朕與單于俱由此道,順天恤,世世相傳,施之無窮,天下莫不咸嘉。”
    138

    體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ǐ chá mín q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體察:考查,觀察。考察間生活生產情況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關漢卿《裴度還帶》:“上命差來此處歇馬,體察情。”
    139

    荼毒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ú dú shēng mí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荼毒:毒害,殘害。指殘害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李華《吊古戰場文》:“秦起長城,竟海為關,荼毒生,萬里朱殷。”
    140

    體國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ǐ guó ān mí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體:劃分;國:國家。治理國家,安定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王夫之《讀通鑒論·唐德宗》:“柳考當日戶口虛盈之數,而晏體國安之心,不可沒矣。”
    * 關于民民的成語 形容民民的成語 描述民民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