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比喻的成語 (8488個)

    781

    吹糠見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uī kāng jiàn m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效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人民日報》1975.7.8:“有人提出:多派些人到外地搞副業,抓現錢,說這個辦法‘吹糠見米’,收效快。”
    782

    摧枯拉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uī kū lā xi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摧:破壞;枯:枯草;拉:折斷;朽:朽爛的木頭。腐朽勢力或事物很容易被摧毀。原作“摧枯折腐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 甘卓傳》:“將軍之舉武昌,若摧枯拉朽,何所顧慮乎?”
    783

    赤口燒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ì kǒu shāo ch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赤舌:指讒言。讒言為害極其嚴重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楊慎《后蚊賦》:“譖有國兮,赤口燒城;煩言噴兮,積毀銷骨。”
    784

    沉疴宿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én kē sù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疴:病;宿:長久的。指重病和老病。也積久而成,為害甚大的社會弊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秋謹《精衛石》第五回:“美雨歐風頓起沉疴宿疾;發聾振聵造成兒女英雄。”
    785

    扯空砑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ě kōng yà gu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扯空:說假話。砑光:紙及布匹用石頭磨光,使發光澤,叫“砑光”;沾別人光。指花言巧語,騙人錢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艾衲居士《豆棚閑話》第十則:“那一帶沿河臨水住的,俱是靠著虎丘山上,養活不知多多少少扯空砑光的人。”
    786

    摧枯折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uī kū zhé f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折斷枯樹枝爛木頭。極容易做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耿弇傳》:“反覆數十日,歸發突騎以轔烏合之眾,如摧枯折腐耳。”
    787

    出類拔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ū lèi bá c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出:超過;類:同類;拔:超出;萃:草叢生的樣子;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。超出那一類;高出那一群。形容人的品德、才能超出同類之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孟軻《孟子 公孫丑上》:“圣人之于民,亦類也。出于其類,拔乎其萃,自生民以來,未有盛于孔子也。”
    788

    吃糧不管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ī liáng bù guǎn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只拿錢不做事。工作不負責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93回:“這些忘八羔子,一個都不在家!他們成年家吃糧不管事。”
    789

    川流不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uān liú bù x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川:河流;流:流動;息:停止。①時光的流逝和大自然的運行永無休止。②亦形容行人、車馬、船只等往來不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梁 周興嗣《千字文》:“川流不息,淵澄取映。”
    790

    持蠡測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í lí cè hǎ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蠡:瓠瓢,古代舀水用具。指用瓢來測量海水的深淺多少。用淺薄的眼光去看待高深的事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漢書·東方朔傳》:“以管窺天,以蠡測海。” 唐·杜甫《贈特進汝陽王二十韻》:“謬持蠡測海,沉挹酒如澠。”
    791

    蟬聯蠶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án lián cán x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蟬聯:連續相承;緒:絲頭。連接相承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沈遼《序》:“昔如來以正法眼藏授大迦葉,蟬聯蠶緒,以傳于今。”
    792

    豺狼當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ái láng dāng d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豺、狼:兩種兇殘的野獸;當:正當;當道:橫在路中間擋路。豺狼兩種兇殘的野獸橫在道路中間。殘暴的人掌權得勢或違法橫行;也作“虎狼當路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荀悅《漢紀 平帝紀》:“豺狼當道,安問狐貍!”
    793

    除狼得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ú láng dé h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除去一害又來一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金史·陳規傳》:“近雖遺官謙察,治其奸濫,易其疲軟,然代者亦非選擇,所謂除狼得虎也。”
    794

    豺狼當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ái láng dāng l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暴虐奸邪的人掌握國政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三國志 魏志 杜襲傳》:“方今豺狼當路而狐貍是先,人將謂殿下避強攻弱,進不為勇,退不為仁。”
    795

    椎輪大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uí lún dà l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椎輪:原始的無輻車輪,事物的草創;輅:車名,大車。借指初創者。事物由簡單到繁雜,由粗疏到精細,逐步完善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梁·蕭統《文選》序:“若夫椎輪為大輅之始,大輅寧有椎輪之質。”
    796

    尺縷斗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ǐ lǚ dǒu s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粟:谷子。兄弟不和或形容數量微小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汪琬《新修至德廟碑》:“后世禮教既廢,錐刀之末,尺縷斗粟之微,靡所不爭。”
    797

    豺狼當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ái láng dāng t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暴虐奸邪的人掌握國政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 熊遠傳》:“孝懷皇帝宮未反,豺狼當涂,人神同忿。”
    798

    炒冷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ǎo lěng f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說話、做事全是重復過去的,沒有新的內容
    成語出處:
    孫犁《蕓齋瑣談》:“我認為是炒冷飯,讀起來沒有味道。”
    799

    常鱗凡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áng lín fán ji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般的魚類、貝類。平凡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韓愈《應科目時與人書》:“蓋非常鱗凡介之品匯儔也。”
    800

    初露鋒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ū lù fēng m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鋒芒:刀劍的刃口和尖端;多事物的尖利部分;引申為人的棱角和銳氣。剛開始顯露出自己的力量或才能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人民日報》1984.2.25:“舒同的墨海生涯從他十四歲在鄉間初露鋒芒時算起,已有六十五個年頭了。”
    * 關于比喻的成語 形容比喻的成語 描述比喻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