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比喻的成語 (8488個)

    741

    厝火積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uò huǒ jī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厝:同“措”;放置;薪:柴草。把火置放在堆積的柴草下面。潛隱著極大的禍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 班固《漢書 賈誼傳》:“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,火未及燃,因謂之安,方今之勢,何以異此。”
    742

    摧毀廓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uī huǐ kuò q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摧毀:徹底破壞;廓清:肅清。攻破敵陣,并加以掃蕩。徹底破處,肅清積弊或陳言
    成語出處:
    毛澤東《反對黨八股》:“洋八股和洋教條在全國許多人中間的影響,也就不能進行有力的斗爭,也就達不到加以摧毀廓清的目的。”
    743

    巢毀卵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áo huǐ luǎn p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鳥巢毀了,卵也一定會打碎。大人遭難而牽連到子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后漢書·孔融傳》:“安有巢而卵不破乎?”
    744

    尺蠖求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ǐ huò qiú shē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尺蠖:蟲名,體長約二三寸,屈伸而行。尺蠖用彎曲來求得伸展。以退為進的策略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易·系辭下》:“尺蠖之屈,以求信(伸)也。”
    745

    春華秋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ūn huá qiū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華:古同“花”。春天盛開的花;秋天結的果。文采和德行。有時也學問和品德修養之間的關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陳壽《三國志 魏志 邢颙傳》:“(君侯)采庶子之春華,忘家丞之秋實。”
    746

    豺虎肆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ái hǔ sì nü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豺、虎:兩種兇殘的野獸。壞人像兇殘的野獸般橫行不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張衡《南都賦》:“帝亂其政,豺虎肆虐,真人革命之秋也。”
    747

    城狐社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éng hú shè sh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社:古時指土地神及其廟宇。以城墻為憑借的狐貍;以土地廟為依托的老鼠。仗勢作惡的小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 謝鯤傳》:“對曰:‘隗誠始禍,然城狐社鼠也。’”
    748

    滄海桑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āng hǎi sāng ti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滄海:大海;桑田:種桑樹的地;泛指農田。大海變成農田;農田變成大海。世事變化很大。也作“桑田滄海”;又簡稱“滄桑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葛洪《神仙傳 麻姑》:“麻姑自說云,接待以來,已見東海三為桑田。”
    749

    滄海一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āng hǎi yī lí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大海中的一片魚鱗。非常渺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冷眼觀》第七回:“因要替一個死百姓伸冤,先得罪了一位闊公子,把自己從前十載青燈,半生黃卷,都隨著烏鞭黑帽,猶如滄海一鱗,巫山片云,頃刻間風弛電掣,卷入無何有之鄉。”
    750

    滄海一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āng hǎi yī s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滄海:大海;粟:谷子。大海中的一粒谷子。非常渺小;微不足道。也作“大海一粟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蘇軾《前赤壁賦》:“寄蜉蝣于天地,渺滄海之一粟。”
    751

    持衡擁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í héng yōng xu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掌握國家政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北齊書 文宣帝紀》:“昔放勛馳世,沉璧屬子;重華握歷,持衡擁璇。”
    752

    滄海遺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āng hǎi yí zh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人所遺漏。埋沒人才或被埋沒的人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唐書 狄仁杰傳》:“異其才,謝曰:‘仲尼稱觀過知仁,君可謂滄海遺珠矣。’”
    753

    吹灰之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uī huī zhī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極輕微的力量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劉鶚《老殘游記》第17回:“他因聽見老殘一封書去,撫臺便這樣的信從,若替他辦那事,自不費吹灰之力。”
    754

    摧花斫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uī huā zhuó li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摧:摧殘;斫:用斧頭砍。摧殘和傷害女子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嬴宗季女《六月霜·對簿》:“僵桃代李誠無與,摧花斫柳夫何取?”
    755

    尺蠖之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ǐ huò zhī q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尺蠖:蟲名,體長約二三寸,屈伸而行。尺蠖的彎曲。為達到某種目的而采取以退為進的策略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易·系辭下》:“尺蠖之屈,以求信(伸)也。”
    756

    曾經滄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éng jīng cāng hǎ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曾經:以前經歷過;滄海:大海。曾經見過大海。后人見過大世面;眼界很高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元稹《離思》詩:“曾經滄海難為水,除卻巫山不是云。”
    757

    炊金爨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uī jīn cuàn y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炊:燒火做飯;爨:燒火做飯。用金玉做飯。飲食珍貴,待客熱情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程登吉《幼學瓊林》第三卷:“白飯青芻,待仆馬之厚;炊金爨玉,謝款客之隆。”
    758

    層見疊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éng jiàn dié ch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層:重復;迭:一次又一次。接連不斷出現。事物很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文獻通考 經籍五二》:“于是緣業之說,因果之說,六根、六塵、四大、十二緣生之說,層見疊出,宏遠微妙。”
    759

    辭金蹈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í jīn dǎo hǎ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戰國時,秦軍圍趙都邯鄲,齊人魯仲連以利害進說趙魏大臣,勸阻尊秦昭王為帝,并表示若秦王為帝,則自己將蹈東海而死。秦軍退后,趙平原君以千金謝之,魯仲連卻不受,以為為人排難解紛而取酬,是商賈之事。見《史記·魯仲連鄒陽列傳》。后以“辭金蹈海”不慕富貴,慷慨有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·魯仲連鄒陽列傳》載:戰國時,秦軍圍趙都邯鄲,齊人魯仲連以利害進說趙魏大臣,勸阻尊秦昭王為帝,并表示若秦王為帝,則自己將蹈東海而死。秦軍退后,趙平原君以千金謝之,魯仲連卻不受,以為為人排難解紛而取酬,是商賈之事。
    760

    稱斤掂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ēng jīn diān liǎ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稱:衡量輕重;掂:掂量。計算輕重分量。計較輕重得失
    成語出處:
    王愿堅《糧食的故事》:“一次搞購糧工作,找全縣的干部來布置任務,有個別干部,稱斤掂兩的,怕任務重了完不成。”
    * 關于比喻的成語 形容比喻的成語 描述比喻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