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比喻的成語 (8488個)
-
661
此地無銀三十兩
- 成語拼音:
- cǐ dì wú yín sān shí liǎ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想要隱瞞、掩蓋真相,結果反而徹底暴露
- 成語出處:
- 魯迅《偽自由書·推背圖》:“里巷間有個笑話:……寫道‘此地無銀三十兩’。……就在木板的那一面添上一句道:‘隔壁阿二勿曾偷’。”
-
662
操刀制錦
- 成語拼音:
- cāo dāo zhì jǐ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出仕從政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楊炯《益州溫江縣令任君神道碑》:“實謂樞機八座,上下三階,豈惟縛柱鞭絲,操刀制錦。”
-
663
出爾反爾
- 成語拼音:
- chū ěr fǎn ěr
- 成語解釋:
- 爾:你;反:同“返”;回。原指你怎樣對付人家;人家就會怎樣對待你。現多指自己說了或做了后;又自己反悔。比喻言行前后自相矛盾;反復無常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孟軻《孟子 梁惠王下》:“曾子曰:‘戒之戒之!出乎爾者,反乎爾者也。’”
-
664
垂餌虎口
- 成語拼音:
- chuí ěr hǔ kǒu
- 成語解釋:
- 往虎口送食。比喻置身險地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文選·司馬遷》:“李陵提步卒不滿五千,深踐戎馬之地,足歷王庭,垂餌虎口。”張銑注:“垂餌,猶送食也。”
-
665
癡兒說夢
- 成語拼音:
- chī ér shuō mèng
- 成語解釋:
- 癡:呆,傻。原指對傻子說夢話而傻子信以為真。比喻憑妄想說不可靠或根本辦不到的話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辛棄疾《水調歌頭》:“莫向癡兒說夢,且作山人索價,頗怪鶴書遲。”
-
666
草腹菜腸
- 成語拼音:
- cǎo fù cài chá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毫無才學。亦用為謙詞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劉唐卿《降桑椹》第一折:“老夫疏于學問,草腹菜腸,對著眾位長者,也吟詩一首,萬望勿哂者。”
-
667
采葑采菲
- 成語拼音:
- cǎi fēng cǎi fēi
- 成語解釋:
- 葑:蔓青,葉和根、莖都可食,但味苦;菲:蕪菁類植物。比喻不因其所短而舍其所長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邶風 谷風》:“采葑采菲,無以下體。”
-
668
唇腐齒落
- 成語拼音:
- chún fǔ chǐ luò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讀書諷誦極為勤苦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·東方朔《答客難》:“今子大夫修先生之術,慕圣人之義,諷誦詩書百家之言,不可勝記,著于竹帛,唇腐齒落,服膺而不可釋。”
-
669
吃肥丟瘦
- 成語拼音:
- chī féi diū shòu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專做占便宜的事
- 成語出處:
- 向春《煤城激浪》:“你背著我,吃肥丟瘦。”
-
670
從風而靡
- 成語拼音:
- cóng fēng ér mí
- 成語解釋:
- ①謂如風之吹草,草隨風傾倒。比喻強弱懸殊,弱者不堪一擊,即告瓦解。②謂如風之吹草,草隨風傾倒。比喻仿效、風行之迅速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漢書·韓信傳》:“于是用廣武君策,發使燕,燕從風而靡。”
-
671
乘桴浮海
- 成語拼音:
- chéng fú fú hǎi
- 成語解釋:
- 桴:小筏子。乘小筏子浮游海外。比喻遠行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公冶長》:“道不行,乘桴浮于海。”
-
672
操斧伐柯
- 成語拼音:
- cāo fù fá kē
- 成語解釋:
- 執斧砍伐斧柄。比喻可就近取法。
- 成語出處:
- 語出《詩 豳風 伐柯》:“伐柯伐柯,其則不遠。”《中庸》引此文,朱熹集注:“柯,斧柄。則,法也……言人執柯伐木以為柯者,彼柯長短之法,在此柯耳。”
-
673
春風風人
- 成語拼音:
- chūn fēng fèng rén
- 成語解釋:
- 和煦的春風吹拂著人們。比喻及時給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幫助
- 成語出處:
- 漢 劉向《說苑 貴德》:“管仲上車曰:‘嗟茲乎,我窮必矣!吾不能以春風風人,吾不能以夏雨雨人,吾窮必矣。’”
-
674
初發芙蓉
- 成語拼音:
- chū fā fú róng
- 成語解釋:
- 芙蓉:荷花。剛開放的荷花。比喻詩文清新不俗。也形容天然艷麗的女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梁·鐘嶸《詩品》卷中:“謝詩如芙蓉出水,顏如錯彩鏤金。”
-
675
春風風人,夏雨雨人
- 成語拼音:
- chūn fēng fèng rén,xià yǔ yǔ rén
- 成語解釋:
- 春風:春天的和風;風:吹人。和煦的春風吹拂著人們,夏天的雨水滋養人。比喻幫助了別人,人家也會給予回報
- 成語出處:
- 漢·劉向《說苑·貴德》:“管仲上車曰:‘嗟茲乎,我窮必矣!吾不能以春風風人,吾不能以夏雨雨人,吾窮必矣。’”
-
676
蟬腹龜腸
- 成語拼音:
- chán fù guī cháng
- 成語解釋:
- 古人認為蟬只須飲露,烏龜只要喝水。比喻饑餓之極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南齊書 王僧虔傳》:“蟬腹龜腸,為日已久,饑虎能嚇,人遽與肉;饑麟不噬,誰為落毛?”
-
677
春風和氣
- 成語拼音:
- chūn fēng hé qì
- 成語解釋:
- 春天和煦的春風吹拂著人們。比喻對人態度和藹可親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無名氏《四馬投唐》第二折:“既唐公不念前分仇,你放些個春風和氣將他來待,免得咱一度可喜兩度丑。”
-
678
春風化雨
- 成語拼音:
- chūn fēng huà yǔ
- 成語解釋:
- 化雨:適時的雨。像用和暖的春風吹拂人;似及時的雨水滋潤大地一樣。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。也用來稱頌師長的教誨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孟軻《孟子 盡心上》:“有如時雨化之者。”
-
679
藏鋒斂鍔
- 成語拼音:
- cáng fēng liǎn è
- 成語解釋:
- 鍔:劍刃。比喻人不露鋒芒。《野叟曝言》一三回:“大智若愚,大勇若怯,不是要埋冤他,正深愛著他,要他藏鋒斂鍔,以成大器。”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李東陽《麓堂詩話》:“予獨謂高牙大纛,堂堂正正,攻堅而折銳,則劉有一日之長。若藏鋒斂鍔,出奇制勝,……則於虞有取焉。”
-
680
藏鋒斂銳
- 成語拼音:
- cáng fēng liǎn ruì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不露鋒芒。同“藏鋒斂鍔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李漁《比目魚 竊發》:“俺山大王前次出兵……被他伏下火攻,燒壞我許多猛獸,只得逃入深山,藏鋒斂銳,休息了半年,才覺得精還力復。”
* 關于比喻的成語 形容比喻的成語 描述比喻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