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比喻的成語 (8488個)
-
621
除殘去穢
- 成語拼音:
- chú cán qù huì
- 成語解釋:
- 殘:殘暴。穢:污穢,比喻惡勢力。清除社會上的殘暴、腐朽勢力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后漢書·梁統傳》:“仁者愛人,義者政理,愛人以除殘為務,政理以去亂為心。” 漢·曹操《讓縣自明本志令》:“故在濟南,始除殘去穢,平心選舉,違忤諸常待。”
-
622
乘車入鼠穴
- 成語拼音:
- chéng chē rù shǔ xué
- 成語解釋:
- 乘:坐。坐著車子進老鼠洞。比喻根本辦不到的事情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文學》:“未嘗夢乘車入鼠穴,搗齏瞰鐵杵,皆無想無因故也。”
-
623
草草收兵
- 成語拼音:
- cǎo cǎo shōu bīng
- 成語解釋:
- 馬馬虎虎地就收了兵。比喻工作不負責任,不細致,不慎重。
- 成語出處:
- 歐陽山《苦斗》:“張發奎剛占領了那個地方,要管也管不了許多,正是咱們的人活動的好機會,——你怎么好意思草草收兵?象一個赤衛隊員么?”
-
624
蠢蠢思動
- 成語拼音:
- chǔn chǔn sī dòng
- 成語解釋:
- 蠢蠢:爬蟲蠕動的樣子。比喻敵人策劃進攻或壞人準備搗亂破壞
- 成語出處:
- 沙汀《困獸記》:“而這個念頭,近來正又蠢蠢思動的激蕩著他,叫他得不到安靜。”
-
625
長城萬里
- 成語拼音:
- cháng chéng wàn lǐ
- 成語解釋:
- 指中國長城。比喻國家所依賴的大將或軍隊
- 成語出處:
- 宋·陸游《休日留園中至暮乃歸》:“長城萬里知誰許,看鏡空悲兩鬢霜。”
-
626
唇齒相依
- 成語拼音:
- chún chǐ xiāng yī
- 成語解釋:
- 嘴唇和牙齒互相依靠;比喻雙方關系密切;互相依存;利害與共。也作“唇齒相濟。”
- 成語出處:
- 晉 陳壽《三國志 魏志 鮑勛傳》:“王師屢征而未有所克者,蓋以吳蜀唇齒相依,憑阻山水,有難拔之勢故也。”
-
627
陳陳相因
- 成語拼音:
- chén chén xiāng yīn
- 成語解釋:
- 陳:舊;因:沿襲。原指皇家糧倉里;陳糧再加上陳糧;年年堆積。后用以比喻沿襲舊的一套;沒有改進和創新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平準書》:“太倉之粟,陳陳相因,充溢露積于外,至腐敗不可食。”
-
628
蠢蠢欲動
- 成語拼音:
- chǔn chǔn yù dòng
- 成語解釋:
- 蠢蠢:爬蟲蠕動的樣子。形容像蟲子一樣開始動彈。比喻敵人策劃準備進攻;或壞人準備搗亂破壞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劉敬叔《異苑 句容水脈》:“掘得一黑物,無有首尾,形如數百斛舡,長數十丈,蠢蠢而動。”
-
629
唇齒之邦
- 成語拼音:
- chún chǐ zhī bāng
- 成語解釋:
- 嘴唇與牙齒互相儲存依存。比喻雙方關系密切,利害與共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·魏志·鮑勛傳》:“王師屢征而未有所克者,蓋以吳、蜀唇齒相依,憑阻山水,有難拔之勢故也。”
-
630
尺寸之柄
- 成語拼音:
- chǐ cùn zhī bǐng
- 成語解釋:
- 柄:權力。指尺寸長大小的權力。比喻微小的權力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史記 魏豹彭越列傳贊》:“魏豹、彭越雖故賤,然已席卷千里……得攝尺寸之柄。
-
631
撐腸拄肚
- 成語拼音:
- chēng cháng zhǔ dù
- 成語解釋:
- 腹中飽滿。比喻容受很多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盧仝《月蝕詩》:“撐腸拄肚礌傀如山丘,自可飽死更不偷。”
-
632
春蠶自縛
- 成語拼音:
- chūn cán zì fù
- 成語解釋:
- 蠶:昆蟲名;縛:纏束。像蠶作繭自縛。比喻自己束縛自己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22回:“掉句文,便叫做‘癡鼠拖姜,春蠶自縛’。”
-
633
撐腸拄腹
- 成語拼音:
- chēng cháng zhǔ fù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容受很多。也形容肚子吃得非常飽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蘇軾《試院煎茶》詩:“不用撐腸拄腹文字五千卷,但愿一甌常及睡足日高時。”
-
634
翠塵珠坱
- 成語拼音:
- cuì chén zhū yǎng
- 成語解釋:
- 翠:綠寶石;坱:塵土。翡翠蒙塵,珍珠落土。比喻人才被埋沒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陳與郊《昭君出塞》:“一霎宮闈,萬端悲愴,忍使翠塵珠坱。”
-
635
船多不礙路
- 成語拼音:
- chuán duō bù ài lù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各走各的路,彼此不妨礙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16回:“自古‘船多不礙港,車多不礙路’,我不肯招他,當初那個怎么招我來?”
-
636
操刀必割
- 成語拼音:
- cāo dāo bì gē
- 成語解釋:
- 操:持。手里拿著刀,一定要割物。比喻辦事必須及時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六韜 守土》:“日中必彗,操刀必割,執斧必伐。日中不彗,是謂失時;操刀不割,失利之期;執斧不伐,賊人將來。”
-
637
吹燈拔蠟
- 成語拼音:
- chuí dēng bá là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垮臺;散伙。
- 成語出處:
- 楊朔《春子姑娘》:“鬼子也不長了,眼看就要吹燈拔蠟了。”
-
638
拆東補西
- 成語拼音:
- chāi dōng bǔ xī
- 成語解釋:
- 拆倒東邊的墻,以修補西邊的墻。比喻為了應急而犧牲這個彌補那個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陳師道《次韻蘇公西湖徙魚》:“小家厚斂四壁立,拆東補西裳作帶。”
-
639
抽釘拔楔
- 成語拼音:
- chōu dīng bá xiē
- 成語解釋:
- 抽:拔出;楔:楔子。抽去釘子,拔出木楔。比喻徹底解決問題
- 成語出處:
- 宋·釋普濟《五燈會元·天臺平田普岸禪師》:“濟心語曰:‘欲觀前人,先觀所使。’便有抽釘拔楔之意。”
-
640
抽丁拔楔
- 成語拼音:
- chōu dīng bá xiē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解決疑難。丁,“釘”的古字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李壽卿《度柳翠》第四折:“大眾恐有不能了達,心生疑惑者,請垂下問,我與他抽丁拔楔。”一本作“抽丁抽楔”。
* 關于比喻的成語 形容比喻的成語 描述比喻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