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比喻物的成語 (695個)

    301

    兜肚連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ōu dǔ lián ch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兜:圍繞,引申為包括;肚:指動的胃。包括肚子連同腸子。全部東西一起處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狂人日記》:“吃了幾筷,滑溜溜的不知道是魚是人,便把他兜肚連腸的吐出。”
    302

    大風之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fēng zhī gē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漢高祖的《大風歌》。英雄人的豪情壯志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宋之問《奉和長安故城未央宮應制》:“樂思回斜日,歌詞繼《大風》。”
    303

    斷梗流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uàn gěng liú p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梗:植的枝莖;萍:浮萍。像枯折的枝莖,漂流的浮萍一樣。生活飄泊不定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秦觀《別賈耘老》詩:“人生百齡同臂伸,斷梗流萍暫相親。”
    304

    調虎離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iào hǔ lí kē
    成語解釋:
    調:調動,引誘;窠:動的巢穴。用計使敵方離開有利的地方,以便乘機行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郭勛《英烈傳》第73回:“天已大明,李文忠把大隊人馬,徑抵應昌城外安營。此是劉軍師這調虎離窠之計。”
    305

    墊腳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iàn jiǎo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供步行時踏腳的石頭。被別人借以向上爬的人或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梁實秋《談考試》:“冒冒然去應試,只是湊熱鬧,勞民傷財,為別人作墊腳石而已。”
    306

    稻粱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o liáng m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謀:謀求。禽鳥尋找食人謀求衣食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杜甫《同諸公登慈恩寺塔》詩:“君看隨陽雁,各有稻粱謀。”
    307

    地平天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ì píng tiān ch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平:治平;成:成功。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得以有成。后常一切安排妥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尚書 大禹謨》:“地平天成,六府三事允治,萬世永賴,時乃功。”
    308

    簞食豆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ān shí dòu g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簞:盛飯的竹器;豆:古代盛食的器皿。一簞飯食,一豆羹湯。指少量飲食。小利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一簞食,一豆羹,得之則生,弗得則死。”
    309

    毒蛇猛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ú shé měng sh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泛指對人類生命有威脅的動貪暴者
    成語出處:
    孫中山《民權主義》第一講:“在人同獸爭的時代,因為不知道何時有毒蛇猛獸來犯,所以人類時時刻刻不知生死。”
    310

    冬箑夏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ōng shà xià qi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語出《淮南子·精神訓》:“知冬日之箑,夏日之裘,無用于己,則萬之變為塵埃矣。”后因以“冬箑夏裘”不合時宜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鮑照:“伊冬箑而夏裘,無雙功而并盛。”
    311

    地頭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ì tóu sh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在當地有勢力的欺壓人民的惡霸。本地有一定能量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七卷:“大官人休說滿話!常言道:惡龍不斗地頭蛇。”
    312

    毒藥苦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ú yào kǔ k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毒藥:攻毒的藥尖銳的批評雖然像毒藥一樣苦口難服,卻能讓人醒悟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留侯世家》:“且‘忠言逆耳利于行,毒藥苦口利于病’,愿沛公聽樊噲言。”
    313

    睹影知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ǔ yǐng zhī g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睹:見;竿:竹竿。看見竹竿的影子就知道竹竿的長短曲直。從側面烘托可以顯示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劉熙載《藝概·詩概》:“正面不寫寫反面,本面不寫寫對面、旁面,須睹影知竿乃妙。”
    314

    鼎足而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ǐng zú ér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鼎;古代烹煮用的炊具;多為圓形;三足兩耳。像鼎那樣三只腳并立。三方面并立;常指政治局勢或力量三方面相持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淮陰侯列傳》:“莫若兩利而俱存之,三分天下,鼎足而居。”
    315

    風吹雨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chuī yǔ d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風雨侵襲。原指風雨對花木的摧殘或建筑侵蝕。某種力量的打擊或鍛煉考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杜甫《三絕句》:“不如醉里風吹盡,何忍醒時雨打稀。”
    316

    風吹云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chuí yún s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的消失、完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康濯《春種秋收》:“這事兒是風吹云散,往后誰也不許提啦!”
    317

    風舂雨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chōng yǔ w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舂:用杵臼搗去谷的皮殼;硙:石磨,研磨谷將發生某種情況,事先出現的征兆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段玉裁《說文解字注》:“郭《圖贊》曰:‘小蟲似蚋,風舂雨硙。’”
    318

    糞堆上長靈芝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èn duī shàng zhǎng líng z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靈芝:菌類植,古人以為吃了可以長生。在卑下的環境中產生出高貴的東西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楊文奎《兒女團圓》第四折:“敢則是鴉窩里出鳳凰,糞堆上長靈芝,這言語信有之。”
    319

    風發泉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fā quán yǒ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風發:形容迅速猛烈;涌:向上冒出。大風刮起,噴泉涌現。多種力量或事并發,發展迅速,聲勢大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108回:“兩樣功夫互乘,屬題構思,竟成了風發泉涌。”
    320

    富貴榮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ù guì róng huá
    成語解釋:
    榮:植枝葉繁茂;華:草木開花。榮華:興旺繁盛。地位顯赫;昌盛興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王符《潛夫論 論榮》:“所謂賢人君子者,非必高位厚祿、富貴榮華之謂也。”
    * 關于比喻物的成語 形容比喻物的成語 描述比喻物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