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死生的成語 (114個)
-
101
置之死地而后生
- 成語拼音:
- zhì zhī sǐ dì ér hòu shēng
- 成語解釋:
- 原指作戰把軍隊布置在無法退卻、只有戰死的境地,兵士就會奮勇前進,殺敵取勝。后比喻事先斷絕退路,就能下決心,取得成功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孫武《孫子 九地》:“投之亡地然后存,陷之死地然后生。”
-
102
生老病死
- 成語拼音:
- shēng lǎo bìng sǐ
- 成語解釋:
- 佛教認為出生、衰老、疾病、死亡是人生的“四苦”;后指社會生活中生育、養老、醫療、殯葬等重大生活現象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敦煌變文集 八相變》:“生老病死相煎逼,積財千萬總成空。”
-
103
生不如死
- 成語拼音:
- shēng bù rú sǐ
- 成語解釋:
- 活著還不如死去。指人的處境十分惡劣
- 成語出處:
- 清·石玉昆《小五義》第十回:“奈因陽世三間,沒有我腳踏之地,是生不如死!”
-
104
生死永別
- 成語拼音:
- shēng sǐ yǒng bié
- 成語解釋:
- 指活人與死人永遠分離
- 成語出處:
-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57回:“嗚呼公瑾,生死永別。”
-
105
雖死猶生
- 成語拼音:
- suī sǐ yóu shēng
- 成語解釋:
- 猶:如同。指人雖死,精神不滅,楷模猶存。也指心無牽掛、憾事,雖死猶同活著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 常璩《漢中士女志 文姬》:“先公為漢忠臣,雖死之日,猶生之年。”
-
106
自生自死
- 成語拼音:
- zì shēng zì sǐ
- 成語解釋:
- 自然地發生,生長,又自然地消滅。形容自然發展,無人過問
- 成語出處:
- 宋·呂皓《上孝宗皇帝書》:“宜宥而不獲宥,宜誅而不及誅,是雖匹夫之幸不幸,猶螻蟻之自生自死于天地之間,固無損于造化之功也。”
-
107
順我者生,逆我者死
- 成語拼音:
- shùn wǒ zhě shēng,nì wǒ zhě sǐ
- 成語解釋:
- 順從我的心意才能生存,違抗我的心意就要滅亡。
- 成語出處:
- 語出《莊子 盜跖》:“順吾意則生,逆吾意則死。”
-
108
虛生浪死
- 成語拼音:
- xū shēng làng sǐ
- 成語解釋:
- 虛:空,徒然;浪:濫,放縱。活得毫無意義,死得毫無價值。形容虛度一生
- 成語出處:
- 《舊唐書·越王貞傳》:“諸王必須以匡救為忠,不可虛生浪死,取笑于后代。”
-
109
醉生夢死
- 成語拼音:
- zuì shēng mèng sǐ
- 成語解釋:
- 像在醉夢中那樣糊里糊涂地過日子。形容生活目的不明確而頹廢、沉淪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朱熹《小學》卷五引程灝曰:“雖高才明智,膠于見聞,醉生夢死,不自覺也。”
-
110
抵死謾生
- 成語拼音:
- dǐ sǐ màn shēng
- 成語解釋:
- 謾:謊騙。形容殫智竭慮,絞盡腦汁。
- 成語出處:
- 金 董解元《西廂記諸宮調》第五卷:“待閻王道俺無憑準,抵死謾生斷不定,也不共他爭,我專指著伊家做照證。”
-
111
破死忘生
- 成語拼音:
- pò sǐ wàng shēng
- 成語解釋:
- 不顧性命危險;不顧一切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五回:“[張太太]今日在舅太太屋里聽得姑爺果然中了,便如飛的從西過道兒里直奔到這里來,破死忘生的大著膽子上去,要當面叩謝魁星的保佑。”
-
112
生死醉夢
- 成語拼音:
- shēng sǐ zuì mèng
- 成語解釋:
- 醉:沉酣。形容非常專心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郎瑛《七修類稿·事物·戴進傳》:“生死醉夢于繪事,故學精而業著,業著而名遠。”
-
113
生同衾,死同穴
- 成語拼音:
- shēng tóng qīn,sǐ tóng xué
- 成語解釋:
- 衾:被子。生時共用一條被子,死后合一個墳墓。形容夫妻恩愛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洪楩《清平山堂話本·風月瑞仙亭》:“我既委身于你,樂則同樂,憂則同憂;生同衾,死同穴。”
-
114
養生送死
- 成語拼音:
- yǎng shēng sòng sǐ
- 成語解釋:
- 子女對父母的贍養和殯葬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戴圣《禮記 禮運》:“所以養生送死,事鬼神之大端也。”
* 關于死生的成語 形容死生的成語 描述死生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