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死于的成語 (12個)
-
1
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
- 成語拼音:
- shēng yú yōu huàn ér sǐ yú ān lè
- 成語解釋:
- 憂患:患難。憂患使人勤奮,因而得生;安樂使人怠惰,因而萎靡致死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而死于安樂也。”
-
2
千金之子,不死于市
- 成語拼音:
- qiān jīn zhī zǐ,bù sǐ yú shì
- 成語解釋:
- 市:眾人聚集的地方。指富貴人家子弟犯了死罪,可以免除服刑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貨殖列傳序》:“諺曰:‘千金之子,不死于市。’此非空言也。”
-
3
老死溝壑
- 成語拼音:
- lǎo sǐ gōu hè
- 成語解釋:
- 溝壑:溪谷。老死于山谷之中。指平庸地死去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蘇軾《代張方平諫用兵書》:“為社稷長久之計,以上安二宮朝夕之養,下以濟四方億兆之命,則臣雖老死溝壑,瞑目於地下矣!”
-
4
死于非命
- 成語拼音:
- sǐ yú fēi mìng
- 成語解釋:
- 非命:橫死。在意外的災禍中死亡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韓嬰《韓詩外傳》第一卷:“人有三死而非命也者,自取之也。”
-
5
餓殍滿道
- 成語拼音:
- è piǎo mǎn dào
- 成語解釋:
- 殍:餓死的人。滿路都是因饑餓而死的人的尸體。形容饑荒災禍嚴重,人民大量死于饑寒的慘狀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·仲長統《昌言·損益篇》:“坐視戰士之蔬菜,立望餓殍之滿道,如之何為君行此政也。”
-
6
餓莩載道
- 成語拼音:
- è piǎo zǎi dào
- 成語解釋:
- 莩:餓死的人。載道:滿路。滿路都是因饑餓而死的人的尸體。形容饑荒災禍嚴重,人民大量死于饑寒的慘狀。亦作“餓殍載道”、“餓殍滿道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錢泳《履園叢話·舊聞·席氏多賢》:“迨父歿未幾,適當明季,蝗旱不登,餓莩載道。”
-
7
蟲沙猿鶴
- 成語拼音:
- chóng shā yuán hè
- 成語解釋:
- 舊時比喻戰死的將士。也指死于戰亂的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 葛洪《抱樸子》:“周穆王南征,一軍盡化,君子為猿為鶴,小人為蟲為沙。”
-
8
猿鶴蟲沙
- 成語拼音:
- yuán hè chóng shā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戰死的將士或死于戰亂的人士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 葛洪《抱樸子》:“周穆王南征,一軍盡化,君子為猿為鶴,小人為蟲為沙。”
-
9
猿鶴沙蟲
- 成語拼音:
- yuán hè shā chóng
- 成語解釋:
- 《藝文類聚》卷九十引晉葛洪《抱樸子》:“周穆王南征,一軍盡化,君子為猿為鶴,小人為蟲為沙。”按,今本《抱樸子·釋滯》作:“山徙社移,三軍之眾,一朝盡化,君子為鶴,小人成沙。”后因以“猿鶴沙蟲”指陣亡的將士或死于戰亂的人民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藝文類聚》卷九十引晉葛洪《抱樸子》:“周穆王南征,一軍盡化,君子為猿為鶴,小人為蟲為沙。”按,今本《抱樸子·釋滯》作:“山徙社移,三軍之眾,一朝盡化,君子為鶴,小人成沙。”
-
10
猿驚鶴怨
- 成語拼音:
- yuán jīng hè yuàn
- 成語解釋:
- 猿猴驚恐,鶴哀怨。形容凄涼悲哀的氣氛。多指因戰亂,人死于戰場而造成的。亦作“猿悲鶴怨”、“鶴怒猿啼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王阮《秋日寄舍弟》詩:“猿驚鶴怨草三尺,楚尾吳頭天一方。”
-
11
鉆刀立誓
- 成語拼音:
- zuān dāo lì shì
- 成語解釋:
- 鉆刀:古代立誓儀式,立誓人要從刀門下鉆過,表示如果負盟,甘愿死于刀刃之下。形容立誓定盟之真誠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李玉《牛頭山》:“即當鉆刀立誓,永受元帥鞭策便了。”
-
12
中郎有女
- 成語拼音:
- zhōng láng yǒu nǚ
- 成語解釋:
- 中郎:漢蔡邕,曾官左中郎將,人稱蔡中郎,因同情董卓獲罪,死于獄中,遺有一女,名琰,字文姬。指沒有兒子只有女兒的人
- 成語出處:
- 清·百一居士《壺天錄》上卷:“天津呂某,婦某氏……相夫子,事事盡禮。中郎有女,年十四,已字人。”
* 關于死于的成語 形容死于的成語 描述死于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