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有所的成語 (138個)

    121

    梟視狼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āo shì láng g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如梟盯視,如狼頻顧。形容行動警惕,畏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衛·吳起《吳子·勵士》:“今使一死賊伏于曠野,千人追之,莫不梟視狼顧,何者?恐其暴起而害己也。”
    122

    行下春風望夏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íng xià chūn fēng wàng xià y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行:從事;望:希望。比喻因施而望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白仁甫《墻頭馬上》第四折:“也是行下春風望夏雨;待要做眷屬,枉壞了少俊前程,辱沒了你裴家上祖。”
    123

    下愚不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à yú bù y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移:改變。下等的愚人,決不可能改變。舊時儒家輕視勞動人民的觀點。也指不求上進,不想學好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論語 陽貨》:“唯上知與下愚不移。”
    124

    項莊舞劍,意在沛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àng zhuāng wǔ jiàn,yì zài pèi g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項莊席間舞劍,企圖刺殺劉邦。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指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項羽本紀》:“今者項莊拔劍舞,其意常在沛公也。”
    125

    項莊之劍,志在沛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àng zhuāng zhī jiàn,zhì zài pèi g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指。同“項莊舞劍,意在沛公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李大釗《國民之薪膽》:“蓋項莊之劍,志在沛公,青島之用兵,不在報德之前仇,非在履英之盟約,殆欲借端以樹兵威于我大陸,作強暴要索之先聲耳。”
    126

    玉成其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ù chéng qí mě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玉成:“玉汝于成”的縮語,幫助你成,后用為成全之意。成全某件好事。亦作“玉成其事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第25卷:“施齊又提起親事,李梅軒自請為媒,眾人都玉成其美。”
    127

    移宮換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í dōng huàn y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宮、羽:古代樂曲中的兩種曲調名。原指樂曲換調。后也比喻事情的內容變更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周邦彥《意難忘·美人》詞:“知音見說無雙,解移宮換羽,未怕周郎。”
    128

    遺寢載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í qǐn zǎi hu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心念而寢不安席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李元成《應賢良方正科對策》:“且猶郡邑公選,巖穴敷求,遺寢載懷,比歲臨問,佇經術以佐職,相藝能以建官,則古之坐明堂,議衢室,安可以儔清問之深也。”
    129

    因人而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n rén ér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因人的不同而差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準風月談·難得糊涂》:“然而風格和情緒、傾向之類,不但因人而異,而且因事而異,因時而異。”
    130

    疑似之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í sì zhī j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疑似:既像又不像。指懷疑,不敢肯定的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陸贄《論敘遷幸之由狀》:“斷速則寡恕于人,而疑似之間不容辯也。”
    131

    欲益反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ù yì fǎn sǔ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益:得益;損:損害。原想得益,結果反受損害。形容事與愿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司馬遷《報任少卿書》:“動而見尤,欲益反損。”
    132

    寓言十九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ù yán shí ji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寓言:寄托的話;十九:十分之九。十分之九是寓言。泛指文章的情節多屬虛構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寓言》:“寓言十九,重言十七。”
    133

    轉側不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uǎn cè bù 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轉側:移換方位。形容心思,睡不安穩的狀態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王充《論衡·案書》:“二語不定,轉側不安。”
    134

    知來藏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ī lái cáng wǎ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對未來預見,對已往心中了然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易 系辭上》:“神以知來,知以藏往。”
    135

    自我作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wǒ zuò g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由自己創始;不效法前人(作古:創始;創新)。指創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唐大詔令集 貞觀五年封建功臣詔》:“自我作古,未必專依前典。”
    136

    自我作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wǒ zuò z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自:從,由。由我創新,不循舊法。指不因襲前人舊例,創新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凌濛初《譚劇雜札》:“譬如以三家村學究口號歪詩擬《康衢》、《擊壤》,謂‘自我作祖,出口成章’,豈不可笑!”
    137

    擇焉不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é yān bù j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擇:選擇;精:精粹。從中選擇卻不夠精當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韓愈《原道》:“荀與揚也,擇焉而不精,語焉而不詳。”
    138

    輾轉伏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ǎn zhuǎn fú zhě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輾轉:同“展轉”,形容心思,臥不安席的樣子;伏枕:伏臥在枕頭上。形容思緒過多,不能入睡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·陳風·澤陂》:“寤寐無為,輾轉伏枕。”
    * 關于有所的成語 形容有所的成語 描述有所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