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明明的成語 (297個)

    261

    推暗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g tuī àn ji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表面上推拒,暗地里接受。形容裝腔作勢、假意拒絕的樣子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漁《慎鸞交 債餌》:“那老婆子走來央求我,被我故意作難,說了幾句推暗就的話,少不得我前腳走到,他后腳自會趕來。”
    262

    刑弼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g xíng bì ji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弼:輔助。用刑法曉喻人民,使人們都知法、畏法而守法,以達到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尚書 大禹漠》:“汝作士,于五刑,以弼五教,期于予治。”
    263

    月入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g yuè rù hu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人心胸開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鮑照《代淮南王》詩:“朱城九門門九閨,愿逐月入君懷。”
    264

    于治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g yú zhì l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曉國家治亂的道理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屈原賈生列傳》:“博聞彊志,于治亂,嫻于辭令。”
    265

    珠按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g zhū àn j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按:用手撫著。一方奉送夜光珠,另一方卻手持寶劍。比喻由于誤會以敵意回報對方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朱之瑜《德始堂記》:“今與賢之相知也新,而又語言不能通,不當有珠按劍之舉;萬一他時復有晤期,更當掀髯抵掌,援古引今,目征其必然也。”
    266

    知故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g zhī gù f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知不對;卻故意違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釋普濟《五燈會元》:“問:‘一切生靈具有佛性,既有佛性,為甚么卻撞入驢胎馬腹?’師曰:‘知而故犯。’”
    267

    燭天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g zhú tiān n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燭:照耀。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姚鼐《登泰山記》:“及既上,蒼山負雪,燭天南。”
    268

    溺愛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ì ài bù m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溺愛:十分寵愛。形容對子孫或晚輩過分寵愛,看不到他們的缺點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大學》:“人莫知其子之惡”朱熹注:“溺愛者不
    269

    清如水,如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īng rú shuǐ,míng rú jì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為官清廉,做事公正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15回:“在河南的時候,不肯賺朝廷一個大錢,不肯見老百姓受一分累,是一個清如水,如鏡的好官。”
    270

    水底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ǐ dǐ lāo míng yu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到水底去撈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,只能白費力氣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無名氏《塞鴻秋·先題》曲:“當初意兒別,今日相拋撒,要相逢似水底撈月。”
    271

    神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 ér míng z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表面玄妙的事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易 系辭上》:“化而裁之,存乎變;推而行之,存乎通;神而之,存乎其人。”
    272

    身分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 fèn bù m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來歷不詳
    成語出處:
    273

    大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 míng dà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識大體,顧大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十五回:“只是要娶到家來作個媳婦,世上這般雙瞳如豆、一葉迷山的,以至糊涂下人,又有幾個深大義的呢!”
    274

    智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í míng zhì shě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識見敏,智慮周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張琰《序》:“且夫識智審,則慮事精而信道焉。”
    275

    相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ng míng xiāng zh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二光相互映照而愈。比喻杰出人物得賢者揄揚而聲名更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伯夷列傳》:“同相照,同類相求。”
    276

    無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ú míng wú y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不分晝夜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八:“所以一耽了這件的滋味,定是無無夜,拋家失業,失魂落魄,忘飧廢寢的。”
    277

    業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ú míng yè huǒ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怒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金·馬鈺《滿庭芳·贈趙雷二先生》詞:“休起無業火,更休思,名利相干。”
    278

    先見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ān jiàn zhī m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先見:預見;:指能力。事先看清問題的能力。指對事物發展的預見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楊彪傳》:“后子修為曹操所殺,操見彪問曰:‘公何瘦之甚?’對曰:‘愧無日磾先見之,猶懷老牛舐犢之愛。’”
    279

    下落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à luò bù m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下落:著落,去處。指不知道要尋找的人或物在什么地方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馬識途《清江壯歌》尾章:“我的女兒,從此下落不。”
    280

    仙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ān lù míng zh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人風神秀異。也形容書法秀逸圓潤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唐太宗《三藏圣教序》:“松風水月,未足比其清華;仙露珠,詎能方其朗潤?”
    * 關于明明的成語 形容明明的成語 描述明明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