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明明的成語 (297個)

    221

    憂盛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ōu shèng wēi m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居安思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·陳繼儒《讀書鏡》第二卷:“夫憂盛危,辟邪鎮惡,此皆臣子一念忠義所發,誠不可已。”
    222

    薏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ì yǐ míng zh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薏苡:多年生草本植物,果實可供食用釀酒,并入藥。薏米被進讒的人說成了珠。比喻被人誣蔑,蒙受冤屈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馬援傳》:“南方薏苡實大。援欲以為種,軍還,載之一車。……及卒后,有上書譖之者,以為前所載還,皆珠文犀。”
    223

    正大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èng dà guāng m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公正無私、胸懷坦白的樣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朱熹《朱文公文集 卷三十八 答周益公》:“至若范公之心,則其正大光,固無宿怨,而惓惓之義,實在國家。”
    224

    較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āng míng jiào zh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極其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伯夷列傳》:“是遵何德哉?此其尤大彰較著者也。”
    225

    較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āng míng jiào zh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事情或道理極其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伯夷列傳》:“是遵何德哉?此其尤大彰較著者也。”
    226

    自視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shì bù m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自視:單靠自己眼睛看事物;不:看不清楚。指單靠自己眼睛看事物則看不清楚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楚·李耳《老子·道經》第24章:“自見者不,自是者不彰。”
    227

    正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èng shēn míng f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端正自身,嚴法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 元帝紀》:“二千石令長當袛奉舊憲,正身法,抑齊豪強,存恤孤獨,隱實戶口,勸課農桑。”
    228

    至圣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ì shèng zhì m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至:極。最神圣最賢。舊時用以稱頌帝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孫光憲《北夢瑣言》卷一:“臣等聞玄祖之道,用慈儉為先;素王之風,以仁義是首,相沿百世,作則千年,至圣至,不可易也。”
    229

    塞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ì míng sè c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堵塞視聽。指對外界事物不聞不問或不了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王充《論衡 自紀》:“閉塞聰,愛精自保。”
    230

    冰炭不言,冷熱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īng tàn bù yán,lěng rè zì m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內心的誠意不用表白,必然表現在行動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·王沈傳》:“堯、舜、周公所以能致忠諫者,以其款誠之心者也,冰炭不言,而冷熱之質自者,以其有實也。”
    231

    炳燭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ǐng zhú zhī m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炳燭:點燃蠟燭。指不能持久的光亮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劉向《說苑·建本》:“少而好學,如日出之陽;壯而好學,如日中之光;老而好學,如炳燭之。”
    232

    層次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éng cì fēn m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層次:事物的次序。事物的次序界限清楚
    成語出處:
    孫世愷《雄偉的人民大會堂》:“兩層挑臺像兩彎新月,圍拱著主席臺,使大禮堂成為層次分、錯落有致的整體。”
    233

    春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ūn guāng míng m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媚:鮮艷可愛;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宋方壺《斗鵪鶉 踏青》套曲:“時遇著春光媚,人賀豐年,民樂雍熙。”
    234

    睿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ōng míng ruì dá
    成語解釋:
    :聰敏有智慧。形容洞察力強,見識卓越
    成語出處:
    235

    闡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ǎn yōu míng wēi
    成語解釋:
    使幽深隱微的事物或道理顯露出來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蒲松齡《聊齋志異 孝子》:“司風教者,重務良多,無暇彰表,則闡幽微。”
    236

    長夜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áng yè nán m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漫長的黑暗統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毛澤東《浣溪沙·和柳亞子先生》詞:“長夜難赤縣天,百年魔怪舞翩躚,人民五億不團圓。”
    237

    淡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n bó míng z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淡泊:生活儉樸;不追求名利;過寧靜儉樸的生活以此表示自己的志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 蜀 諸葛亮《誡子書》:“夫君子之行,靜以養身,儉以養德,非淡泊無以志,非寧靜無以致遠。”
    238

    澹泊志,寧靜致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n bó míng zhì,níng jìng zhì yu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澹泊:不追求名利;寧靜:心情平靜沉著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穩沉著,專心致志,才可有所作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劉安《淮南子·主術訓》:“是故非澹漠無以志,非寧靜無以致遠。”
    239

    淡泊以志,寧靜以致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n bó yǐ míng zhì,níng jìng yǐ zhì yu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淡泊:恬淡寡欲;寧靜:安寧恬靜;致:達到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穩沉著,才可有所作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劉安《淮南子 主術訓》:“是故非淡薄無以德,非寧靜無以致遠,非寬大無以兼覆。”
    240

    惇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ūn xìn míng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惇:重視;信:誠實。遵守信用,深道義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尚書·武成》:“惇信義,崇德報功。”
    * 關于明明的成語 形容明明的成語 描述明明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