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無無的成語 (1373個)

    501

    至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ì gōng wú wǒ
    成語解釋:
    至:極,最;公:私。公正到極點,絲毫沒有私心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劉祁《歸潛志》第七卷:“士大夫為吏者,當以至公我處之,事自理,民自服。”
    502

    至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ì jìng wú w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至敬:極高的敬意;文:文飾,虛偽用的舉動。最高的敬意是不用文飾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禮器》:“至敬文,父黨容。”
    503

    直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í kǒu wú y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啞口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劉鶚《老殘游記》第一回:“眾人被他罵的直口言。”
    504

    征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ēng liǎn wú d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征:征收。斂:聚。指統治者限度地強征捐稅,搜刮百姓財富。亦作“征斂期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左傳·昭公二十年》:“布常藝,征斂度,宮室日更,淫樂不違。”
    505

    征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ēng liǎn wú q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斂:收,聚。指統治者向人民限度地征收錢糧財物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衛·呂不韋《呂氏春秋·懷寵》:“征斂期,來索厭。”
    506

    至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ì rén wú j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至人:指道德修養極高的人。道德高尚的人能忘掉自己,適應客觀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逍遙游》:“至人己,神人功,圣人名。”
    507

    恣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suī wú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任意作惡;毫顧忌。恣睢:放縱;兇暴;忌:顧忌;畏懼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 鄭 列御寇《列子 周穆王》:“游燕宮觀,恣意所欲,其樂比。”
    508

    走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ǒu shēn wú l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路可走。比喻身陷絕境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22卷:“公子道:‘今走身路,只得所天命,早晚是死,不得見你了。’”
    509

    不言,言不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ī wú bù yán,yán wú bù t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說的人,凡是知道的不說出,聽的人,沒有一句話不接受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49回:“此時素臣正在得君,真個知不言,言不聽。旬月之內,把在京在外貪官污吏參劾殆盡。”
    510

    忌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wú jì d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肆忌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一百五回:“承輝做了帳房,一切上下人等,都是自己牙爪,是恣忌憚的了。”
    511

    空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uò wú kōng x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席:座位。座位沒有空著的。形容出席的人很多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·王渾傳》:“時吳人新附,頗懷畏懼。渾撫循羈旅,虛懷綏納,座空席,門不停賓,于是江東之士莫不悅附。”
    512

    虛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uò wú xū x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虛:空;席:座席;座位。座位沒有空著的;形容出席的人很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 王渾傳》:“時吳人新附,頗懷畏懼。渾撫循羈旅,虛懷綏納,座空席,門不停賓,于是江東之士莫不悅附。”
    513

    直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í yán wú h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直率地說話,所隱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語出《晏子春秋·外篇上二二》:“晏子相景公,其論人也,見賢而進士,不同君所欲;見不善而廢之,不辟君所愛;行已而私,直言而諱。”
    514

    粥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ōu zhōu wú n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粥粥:柔弱能的樣子。形容謙卑、柔弱而沒有能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禮記 儒行》:“其難進而易退也,粥粥若能也。”
    515

    暗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àn dàn wú gu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暗淡:不明亮,昏暗。形容失去光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歐陽山《苦斗》:“太陽過了,整個天空又顯得暗淡光,北風在頭項上呼呼地嚎叫著。”
    516

    傲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ào màn wú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態度傲慢,不講禮貌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三國志·吳志·三嗣主傳》裴松之注引孫皓侍中李仁之言:“視人君相忤,是乃祀所謂傲慢;傲慢則禮,禮則不臣,不臣則犯罪,犯罪則陷不測矣。”
    517

    黯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àn rán wú gu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黯然:陰暗的樣子。形容昏暗不明亮
    成語出處:
    秦牧《哲人 小孩》:“因為思想水平低下,作品也就難免黯然光。”
    518

    天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àn wú tiān r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暗:黑暗;天日:天和太陽;比喻光明。黑暗得看不到一點光明。形容社會極端黑暗;理可言;法可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蒲松齡《聊齋志異 老龍舡戶》:“剖腹沉石,慘冤已甚,而木雕之有司,絕不少關痛癢,豈特粵東之暗天日哉!”
    519

    白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ái bì wú xiá
    成語解釋:
    璧:古代玉器;扁圓形;中間有孔;瑕:玉表面的斑痕。潔白的玉器上沒有一點斑痕。比喻人或事物十全十美;毫缺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第13卷:“問:‘不曾博覽空王教略,借玄機試道看。’師曰:‘白璧暇,卞和刖足。’”
    520

    辯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iàn cái wú h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佛教語。指菩薩為人說法,義理通達,言辭流利,后泛指口才好,能辯論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藝文類聚》卷七六引南朝梁王筠《國師草堂寺智者約法師碑》:“顯證一乘,宣揚三慧,辯才閡,游戲神通。”
    * 關于無無的成語 形容無無的成語 描述無無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