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方面的成語 (190個)
-
121
耦俱無猜
- 成語拼音:
- ǒu jù wú cāi
- 成語解釋:
- 耦:兩者;猜:猜忌。兩方面都不至于猜忌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 魯 左丘明《左傳 僖公九年》:“公家之利,知無不為,忠也。送往事居,耦俱無猜,貞也。”
-
122
潘江陸海
- 成語拼音:
- pān jiāng lù hǎi
- 成語解釋:
- 南朝梁鍾嶸《詩品》卷上:“陸(陸機)才如海,潘(潘岳)才如江。”后遂以“潘江陸海”形容人詩文方面的才華橫溢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梁·鍾嶸《詩品》卷上:“陸(陸機)才如海,潘(潘岳)才如江。”
-
123
否極泰至
- 成語拼音:
- pǐ jí tài zhì
- 成語解釋:
- 否:壞;泰:好,順利。壞的達到極點,好的就來了。指厄運終了好運就來。指事物發展到極端就會向相反的方面轉化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蘇軾《量移廉州表》:“否極泰至,雖物理之常然;昔棄今收,豈罪余之敢望!”
-
124
偏信則暗
- 成語拼音:
- piān xìn zé àn
- 成語解釋:
- 偏信:只聽信一方面的話;暗:糊涂。只聽信一方面的話,就不能明辨是非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·王符《潛夫論·明暗》:“君之所以明者,兼聽也;其所以暗者,偏信也。”
-
125
起承轉合
- 成語拼音:
- qǐ chéng zhuǎn hé
- 成語解釋:
- 起:是開端;承: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;轉:是轉折;合:是結束全文。舊時詩文寫作結構章法方面常用的程式。泛指文章的做法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范德璣《詩格》:“作詩有四法:起要平直,承要春容,轉要變化,合要淵水。”
-
126
求大同,存小異
- 成語拼音:
- qiú dà tóng,cún xiǎo yì
- 成語解釋:
- 在大的、主要的方面取得一致,而對某些小的、次要的問題可以各自保留不同的意見。
- 成語出處:
-
127
趨吉避兇
- 成語拼音:
- qū jí bì xiōng
- 成語解釋:
- 趨:奔向。吉:吉利,平安。走向吉利美好的方面,避開兇禍災難。亦作“趨吉逃兇”、“避兇趨吉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沈鯨《雙珠記·母子分珠》:“趨吉避兇,儒者之事。”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六十二回:“不然。圣人云:至誠之道,可以前知。吾等問于高明之人,當趨吉避兇。”
-
128
情理難容
- 成語拼音:
- qíng lǐ nán róng
- 成語解釋:
- 容:容忍,寬恕。指無論在人情與事理兩方面都難以容忍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關漢卿《蝴蝶夢》第二折:“孩兒每萬千死罪犯公徒,那廝每情理難容。”
-
129
器滿則覆
- 成語拼音:
- qì mǎn zé fù
- 成語解釋:
- 亦作“器滿將覆”。容器滿溢,則將傾覆。比喻事物發展超過一定界限就會向相反方面轉化。亦以喻驕傲自滿將導致失敗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新唐書·蘇安恒傳》:“物極則復,器滿則覆,當斷不斷,將受其亂。”
-
130
千思萬慮
- 成語拼音:
- qiān sī wàn lǜ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反復思考或多方面思考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劉禹錫《將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辭李相公》:“千思萬慮盡如空,一笑一言真可貴。”
-
131
入室升堂
- 成語拼音:
- rù shì shēng tá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人的學識技藝等方面有高深的造詣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孔子家語·弟子行》:“吾聞孔子之施教也,先之以《詩》《書》,而道之以孝悌,說之以仁義,觀之以禮樂,然后成之以文德。蓋入室升堂者七十余人,其孰為賢?”
-
132
軟硬兼施
- 成語拼音:
- ruǎn yìng jiān shī
- 成語解釋:
- 同時涉及或具有幾個方面。軟的和硬的手段都用上了。兼施:同時施展。
- 成語出處:
- 張揚《第二次握手》:“這位神甫滿臉堆笑,幫著蘇鳳麒一唱一和,軟硬兼施地勸告蘇冠蘭結婚。”
-
133
如意算盤
- 成語拼音:
- rú yì suàn pá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完全按自己的意愿或只從好的方面作出打算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44回:“好便宜!你倒會打如意算盤!十三個半月工錢,只付三個月!你同我了事,我卻不同你干休!”
-
134
識多才廣
- 成語拼音:
- shí duō cái guǎng
- 成語解釋:
- 識:知識,見識。具有廣博的知識和多方面的才能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55回:“他是晉國勛臣,識多才廣。”
-
135
水滿則溢
- 成語拼音:
- shuǐ mǎn zé yì
- 成語解釋:
- 溢:水滿外流。水滿了就會流出來。比喻事物發展到極端就向相反方面變化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13回:“你如何連兩句俗話也不曉得?常言道:‘月滿則虧,水滿則溢。’”
-
136
神牽鬼制
- 成語拼音:
- shén qiān guǐ zhì
- 成語解釋:
- 謂受到多方面牽制而不能任意行事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李漁《閑情偶寄·詞曲·音律》:“非若詩賦古文,容易得意疾書,不受神牽鬼制者。”
-
137
三省吾身
- 成語拼音:
- sān shěng wú shēn
- 成語解釋:
- 省:檢查,反省。身:自身。原指每日從三個方面來檢查自己。一說一日反省三次。后指多次自覺地檢查自己。亦作“吾日三省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論語·學而》:“曾子曰:‘吾日三省吾身,為人謀而不忠乎?’”
-
138
首尾夾攻
- 成語拼音:
- shǒu wěi jiā gōng
- 成語解釋:
- 夾:從兩個相反方面來的。前后兩方面同時攻擊
- 成語出處:
- 清·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90回:“乾佑遣將,率精騎數萬,從山南轉出官軍之后,首尾夾攻,官軍駭亂,大敗而奔。”
-
139
三位一體
- 成語拼音:
- sān wèi yī tǐ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三個人、三件事或三個方面聯成一個整體。
- 成語出處:
- 毛澤東《為爭取千百萬群眾進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斗爭》:“為什么提出‘鞏固和平’、‘爭取民主’、‘實現抗戰’這樣三位一體的口號?”
-
140
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
- 成語拼音:
- shī zhī dōng yú,shōu zhī sāng yú
- 成語解釋:
- 東隅:東方日出處,指早晨;桑、榆:指日落處,也指日暮。比喻開始在這一方面失敗了,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勝利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后漢書 馮異傳》:“始雖垂翅回奚,終能奮翼黽池,可謂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。”
* 關于方面的成語 形容方面的成語 描述方面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