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斷斷的成語 (222個)

    181

    零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íng guī duàn b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殘破不全的珍貴文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吳文英《齊天樂·與馮深居登禹陵》詞:“積蘚殘碑,零圭璧,重拂人間塵土。”
    182

    鱗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ù duàn lín h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鱗鴻:魚和雁,比喻書信。形容望眼欲穿,盼望書信到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張景《飛丸記·誓盟牛女》:“小姐,看你背里沈吟,想是心中明白,何不口傳信息,免他目鱗鴻。”
    183

    綿延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ián yán bù d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相同的自然景觀一個接一個不間地出現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孔子家語 觀周》:“涓涓不雍,終為江河;綿綿不絕,或成網羅。”
    184

    髭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ān duàn zī x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髭:嘴上邊的胡子。頻頻搓轉胡子,以致搓了幾根。形容寫詩時反復推敲的情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曾樸《孽海花》第35回:“因為這種拈髭須的音調,在這個書齋里,不容易聽到的。”
    185

    漂零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iāo líng péng d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漂泊零落如蓬草一樣隨風飛轉,轉徙無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楊珽《龍膏記·旅況》:“北海乏孔融之賞鑒,以故漂零蓬,世業漸雕。”
    186

    飄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iāo píng duàn gě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隨波逐流的浮萍和植物的莖。比喻飄泊無定的身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周行己《再和文叔》:“契闊十年才道舊,問關千里又言旋。飄萍梗無根柢,愁喚羸童理破韉。”
    187

    八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ī duàn bā x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①形容散亂,不相照應。②接之處甚多。形容十分破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秦并六國平話》卷中:“應榮圣刀頭引舉三軍喊殺,秦兵敗走,東砍西伐,七八續。”
    188

    聲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ì duàn shēng t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氣出不來,話說不出。形容極度憂傷失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促織》:“成顧蟋蟀籠虛,則氣聲吞,亦不復以兒為念。”
    189

    朱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ín duàn zhū xi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婦女死掉丈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洪昇《長生殿 幸恩》:“琴朱弦,不幸文君早寡。”
    190

    殺伐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 fá jué d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伐:進攻。泛指處事作出決的能力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13回:“若說料理不開,從小兒大妹妹玩笑時就有殺伐決,如今出了閣在那府里辦事,越發歷練老成了。”
    191

    豕分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ǐ fēn shé d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支離破碎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后蜀·何光遠《鑒誠錄·知機對》:“一擊而魚潰鳥離;四合而豕分蛇。”
    192

    繩鋸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g jù mù d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拉繩作鋸;也能鋸木頭。比喻力量雖小;條件雖差;只要堅持不懈地去做;就能把難辦的事做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羅大經《鶴林玉露》第十卷:“一日一錢,千日一千,繩鋸木,水滴石穿。”
    193

    山窮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n qióng shuǐ d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山窮水盡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北周·庾信《周兗州刺史宇文公神道碑》:“溪間崢嶸,巖崖豁險,山窮水,馬束橋飛。”
    194

    蛇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 shì duàn w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螫:蜂、蝎等刺人。比喻小害能壞大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錢謙益《向言下》:“蛇螫腕,蛇穴壞堤,史臣之所以俯仰三嘆者也。”
    195

    誓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tiān duàn f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發向天起誓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五代史·伶官傳序》:“至于誓天發,泣下沾襟,何其哀也。”
    196

    識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í wén duàn z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知曉文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38回:“當著人家識文字的人兒呢?別掄葷,看人家笑話。”
    197

    銅壺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ng hú lòu d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銅壺:古代計時的漏器。用銅壺盛水滴漏來計時刻。指一天時間已經過去,夜已深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溫庭筠《雞鳴埭歌》:“銅壺漏夢初覺,寶馬塵高人未知。”
    198

    頹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uí yuán duàn p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頹垣廢井。形容荒涼破敗的景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歐陽修《真州東園記》:“園之廣百畝,而流水橫其前,清池浸其右,高臺起其北……此前日之頹垣塹而荒墟也。”
    199

    鄉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ǔ duàn xiāng q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憑借勢力在民間橫行霸道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 平準書》:“當此之時,網疏而民富,役財驕溢,或至兼并豪黨之徒,以武于鄉曲。”
    200

    文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én shēn duàn f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古代荊楚、南越一帶的習俗。身刺花紋,截短頭發,以為可避水中蛟龍的傷害。后常用以指較落后地區的民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周本紀》:“長子太伯、虞仲知古人欲立季歷以傳昌,乃二人亡如荊蠻,文身發,以讓季歷。”
    * 關于斷斷的成語 形容斷斷的成語 描述斷斷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